1月4日,郑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自1月3日郑州市报告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4日18时,郑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
2例确诊病例分布:航空港区1例,中原区1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分布:管城区1例、中原区4例、二七区4例。全部按照有关规定实施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已检测15.8万人,郑州划定管城区和二七区为疫情管控区域
根据“应采尽采、不漏一人”“一日一测、滚动检测”的要求。截至今天14时,郑州管城、二七、中原、金水4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103.62万人,完成采样34.98万人,已检测15.8万人,暂未发现新增核酸检测阳性。
根据疫情初发态势和流调结果,郑州市将管城区和二七区部分区域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具体涉及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办和航海东路街道办;二七区淮河路、蜜蜂张、福华街、建中街、大学路、五里堡6个街道办。
本轮疫情已初步排查出三个传播链条
1月3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全院人员核酸检测全院环境表面采样均为阴性,符合复诊条件,已于今日19点恢复门诊、急诊正常医疗秩序。
根据2022年1号通告要求,封控、管控、防范区域内,除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外,其他密闭公共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禁止堂食。
本轮疫情发生后,郑州市县两级第一时间组织134个专业流调小组400余人,对重点人员活动轨迹深入开展流调,“一人一档”建立病例关系图。目前,已初步排查出牌友、丧宴、家庭三个传播链条,共排查密接161人、次密接335人。
市区中小学校园进入应急状态
郑州市区内中小学校园将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主要领导带班,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严控校门出入管理,严格落实信息登记、精准扫码测温、全面清洁消毒等流程;外卖配送、快递以及无关人员、车辆严禁入校;加强途中安全管理,中小学生上下学要做到校门、家门“两点一线”全程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落实“一校一院”联防联控机制,提高防控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建立师生、三保人员出行信息报告制度,非必要不离郑、非必要不外出。
1月5日起,郑州市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暂时停课,各校按照属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启动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复课具体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处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的驻郑高校和中职中专院校、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做好留校人员在校学习和生活等相关工作。处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以外的驻郑高校和中职中专院校,要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郑州全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止线下教学工作。
封控区核酸检测实行上门采样,管控区、防范区设置采样点679个
郑州市在筛查出第1例无症状感染者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市域内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封控区由采样人员上门进行采样检测;管控区在小区内设置核酸采样点,居民在小区内采样检测;防范区在封控区域内设置核酸采样点,可按照村(社区)工作人员安排,在规定时间到就近的指定核酸采样点有序采样。截至目前,管控区和防范区共设置采样点679个。
省外入郑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郑州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从省内低风险地区入郑不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省外入郑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有效证明的,入郑后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确定前居家隔离;结果正常的,还需配合社区(村)落实相应的疫情管控措施。
中高风险及关联区域的入郑人员,配合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郑州市已公布的封控管控防范区内人员,非特殊需要、未经市、区(县)疫情防控部门批准的不得离郑;市内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离郑、不出省。
启动应急保供措施,加强管控区域物资保障
郑州市采取多项措施,以保证封控区、管控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一)立即启动应急保供措施。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应急保供方案》,明确货源储备、运输保障、物资供应、市场监测、商超防控等工作,有序做好市场保供。
(二)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紧盯重点保供骨干企业,动态掌握库存、交易情况、价格情况,协调企业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库存、调运及销售工作,充分保障市场需求。目前,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物资储备充足,达到36万吨。政府储备企业都已经足额完成了储备计划。各大商超备货充足。据监测:猪肉价格运行平稳,批发价格26.5元/公斤,环比昨日价格持平;蔬菜价格小幅上涨,批发均价4.26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2.9%;鸡蛋批发价格略有下降,批发价格9.4元/公斤,环比昨日下降2%。
(三)全力保障销售正常。郑州市商务局对全市大型商超进行督导,要求各销售终端企业增加收银台、加大配货量、减少周转环节,提高供应能力,保证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从实地查看的情况看,目前商超内猪肉、蔬菜品类齐全,价格平稳,销售正常,无抢购、断货现象。
(四)协助封控区开辟临时采买点。选取有实力的线上销售平台,与所在辖区对接,在封控区周边设置临时配送点,保证封控区市民物资需求。目前,二七区办事处已与辖区市场对接,按照居民需求将生活物资全部配送到市民家门口;管城区安排两家公司,将菜品送至小区门口,由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按照需求配送到市民家门口。
(五)适时启动政府应急投放工作。郑州市商务局已起草《郑州市政府2022年应急储备肉蛋菜投放工作方案》,可根据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随时启动政府储备投放工作。
为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就医提供上门诊疗
郑州市就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就医问题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一)封控、管控区群众及隔离观察人员出现发热等各种疾病症状的,辖区疫情防控部门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提供诊疗、核酸采样送检等服务。经评估确有急危重症情况需紧急送医的,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
(二)对于发热、急危重症患者,郑州市坚持“集中统一收治”的要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市区指定郑州人民医院,各县(市)、上街区各指定一家具备隔离观察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此类人员提供诊疗服务,做好发热等相关病例、急危重症、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手术、孕产妇等有紧急就医需求患者的诊疗工作。各定点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规范诊疗流程,分区分类管理,对于疑似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安排相对隔离的单独区域收治,抽调涵盖各个专业、与诊疗服务量相匹配、综合能力较强的医、护、技等人员参与相关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等小病,郑州市按照原则上不出社区(村)及集中隔离点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社区(村)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社区(村)主动了解此类人员的就医需求,登记造册,并与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立联络,提供常规诊疗、预防接种及药品配送等服务。加强人文关怀。为独居老人、婴幼、残障等特殊群体开展健康巡诊,主动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精神疾病患者先以隔离观察为主,有特殊需求的,由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卫生部协调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