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百万网红”月收入仅数千元?网络主播行业固化玩家们何去何从
2022-02-21 12:46  浏览:135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受到一些头部主播超高收入的吸引,“网红”成为时下年轻人最为艳羡的职业之一。

那么你知道,大多数百万粉丝的网红薪水究竟几何?

在抖音坐拥两百万粉丝的游戏网红阿伟(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如今这个“遍地网红”的时代,绝大多数网红在与快手、抖音等平台,以及MCN机构的“角力”中实际占不到什么便宜,充当着产业链“末位角色”。

“很多百万(粉丝)网红月收入可能就大几千元,同时还要长期忍受超越996的工作强度。”阿伟无奈地说道。

然而,这些“网红”不少人每月最少要接三单广告、每单广告单价“最低2万起步”。

阿伟表示,即使是自己最火的时期,单月给公司创造了15万元的营收,但真正到手的也只有1万多元,和薇娅们动辄数亿元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最根本原因,是网红行业的“供需不平衡”。

收益层层克扣,解约面临天价违约金

作为2021届毕业生阿伟,进入“网红圈子”之前从事的是剪辑师职业。因“网感不错”,被一家小型MCN机构邀请成为一名抖音游戏主播。

所谓MCN机构,业内人士给出的普遍定义是“培养网络红人,并通过商业变现以获取盈利的机构”。MCN的优势是:一方面帮助内容生产者专注于内容创作,另一方面对接平台、粉丝,进行包装、强化推广以及推动变现。

但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差异很大。

据阿伟透露,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到10人的小型MCN机构,很难对旗下网红“创作内容”提供什么有效帮助。

以阿伟为例,入行时MCN机构给他对接了一名“师傅”阿斌(化名),阿斌有着5年抖音游戏主播从业经验,拥有近500万粉丝。

“初期阿斌给我的号导流,短短3个月就积攒了数百万粉丝,但除此之外,机构给自己的帮助就不大了。”阿伟表示。

据他介绍,后期包括文案配音找素材在内的一系列工作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甚至视频里需要的道具都得自掏腰包,公司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不过,部分规模更大的优质MCN机构是真正能够为旗下“网红”创造更多营收的。

比如一家大型MCN机构奇迹山和旗下千万级网红“贫穷料理”一起在线下开了家餐饮店,将线上流量引流至线下,开辟了全新的营收增长曲线。

“然而市面上80%的MCN都是在吸UP主的血,德古拉吸血鬼”,UP主“酒痴东梦”在视频中如此形容MCN机构的存在。

阿伟表示,在MCN机构不能给自己提供太多帮助的前提下,竟然还要拿掉收益的80%,让他觉得特别不公平。

另外一个让阿伟不能理解的点在于,给商务的返点还需要从自己的收益中抽取。比如给拼多多商务返点是2000元,这2000元需要从阿伟的收益中提取。

种种克扣之下,一个月15万元的商务订单,最终落实到“网红”个人手中收益就只剩万元出头。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有着20年从业经历的李帅(化名)对记者表示,机构一般给网红承诺底薪后,会按照机构拿大头的二八或者三七,与其分成,是“业内潜规则”。

马森(化名)和阿伟有着类似经历,手握300万粉丝却需长期忍受MCN机构的“压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解约然后单飞出来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签了5年期的合同,如果违约我需要赔付机构200万元。”马森表示。

李帅介绍,一些所谓的MCN公司,营收来源是大家想象不到的,他们批量招收涉世不深却有着网红梦的年轻人试播,签署完一份3-5年的合同后,却发现当时说好的扶持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变相逼迫网红解约,赚取解约费。

以“网红”、“违约金”作为关键字搜索后,会发现近年来类似案件比比皆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B站UP主林晨,在疫情初期武汉刚“封城”的时候,他的一段视频全网播放量达到八百多万,几乎是最早关注“封城”情况的主播。

就在林晨一系列视频火了之后,他与一家MCN机构签订了一份独家商务协议。但据林晨本人所述,这是一份极不平等的协议,没有底薪、不交社保,不允许和其他公司签约或合作,协议对他而言“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他如果违约要缴纳300万的违约金。

供需极度不平衡,导致行业“污名化”

当“小网红”们陷入苦于被MCN机构压榨而投诉无门且解约难时,硬币的另一面,越来越多的“大网红”正在抛弃MCN机构。

于2021年10月4日在抖音发布第一条视频,短短两个月粉丝数即达到1662万人、平均每天涨粉近40万的“张同学”曾当众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团队支持,拍摄剪辑全靠自己。

他表示有机构愿意每年出500万元买断他的账号运营权,但被他拒绝了。

“这些大网红们,一不缺资源、二不缺粉丝流量,他们为什么还要MCN机构进来分一杯羹呢?” 李帅对记者说道。

不仅新生代超人气网红在逐渐抛弃MCN机构,那些机构们一手培养起来的头部主播,由于利益纠葛,也在和MCN们划清界限,利益分配仍旧是其中最为本质的问题。

“网红天花板”李子柒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2021年10月末,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子柒”)与刘同明、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微念”)新增立案信息,四川子柒为一审原告。这也意味着,李子柒正式将所属 MCN 机构微念告上法庭。

在此之前,2021年10月14日,有媒体发表了一篇 " 微念投资方人士:李子柒确与其经纪公司有矛盾 " 的报道。

报道称,李子柒跟微念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了分歧。

李帅指出:“一些能力较强,且有粉丝基础的部分大网红,事业开始时可能因为求稳等因素,比如需要有人给他发工资,或者有人帮他打理一些事情等等,签约了MCN机构。待到羽翼丰满之时,这些头部网红认为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在逐渐加大,他们认为,我一个人一年能卖10个亿销量,为何还要和你玩,所以胃口也变得更大,要股权、要涨薪。”

谈得拢,机构让步,网红入股成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谈不拢,只好如同微念和李子柒一样,因利益纠纷闹得两败俱伤。

“这种供需不平衡,是目前网红、MCN机构被污名化最为本质的原因。”李帅对记者说道。

他还介绍,能挣到钱、拉到客户的大IP,很多已经在和MCN公司划清界线;而那些挣不到钱,缺乏经验又想要一步登天的“小网红”,才会选择接受MCN机构的孵化。

但大型且正规的MCN机构并不会和一些完全没有经验、只凭借一身热血就想跻身网红行业的“小白”签约,因为从投入产出比角度考虑,这是一门非常不划算的生意。

所以只有小型MCN机构才会和很多有着“网红梦”的应届毕业生签约,他们中的很多人再通过灰色手段盈利。

这是业内屡屡传出“小网红被MCN机构克扣工资、网红被压榨、天价违约金”的最根本原因。

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道题的其中一个解法是,部分MCN机构选择和一些二三线或者过气明星签约,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不懂互联网玩法,正好可以和MCN机构形成互补。

比如前冬奥会冠军王濛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卸任国家队教练之后做了一个体育MCN,只面向运动员招募,如果是有一定名气的运动员就会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商业价值,如果是一些没能获得知名度的运动员,会招过来做一些幕后的摄像、中控等工作,解决他们退役之后面临的再就业问题。

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网红

当然,身背行业“污名化”的MCN机构本身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家小型MCN机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如今这个网红竞争越发“内卷”的时代,如果不和网红签署长约,一旦网红们选择离职,那在网红身上前期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谁来买单?

根据智研资讯数据,2015年,国内约有160家MCN机构,而2020年已经达到28000家,增长了100多倍;MCN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8亿元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245亿元。不过,行业玩家数量暴增的同时,大批的机构开始倒闭,他们停留在舞台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不趁机在短时间内捞捞金,我们自己怎么活?”上述负责人笑称。

更何况,2018年底,抖音还推出了“星图功能”,代替了部分MCN机构的功能,挤压后者的生存空间。

广告主通过星图可以直接挑选满意的网红达人下单,钱直接付给星图,达人接到需求后出脚本、订档期、执行拍摄需求后,从星图直接提款即可,让MCN“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网红达人的生存周期越来越短,也是MCN机构们将他们“越抓越紧、抓紧压榨”的原因之一。

阿华(化名)作为最早期的MCN从业者,曾孵化出凤姐、芙蓉姐姐等知名大IP。

她对记者表示,花无百日红,任何网红都存在相应的生命周期,而十几年前的网红比如今流星式的网红“更具有生命力”。

举个例子,不少人还对凤姐、芙蓉姐姐等十几年前的网红印象深刻,能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

“但如今风靡一时的网红,可能过两三个月你就忘记别人姓甚名谁了。”阿华说道。

她分析这其中可能有两大原因:

其一,平台数量和网红数量激增。

PC时代大家选择余地较小,网红集中在猫扑和天涯,大家关注度聚焦,不会轻易“移情别恋”。

此外,十多年前的网红,可能是倾全公司力量甚至全网打造的精品网红。

“我们当时真的是在全身心做内容,但现在完全就是资本打法,比如1条短视频不够,那么投入2条、3条,甚至100条短视频总会火吧。所以简单粗暴的打法导致打造网红的门槛并不高,导致目前网红层出不穷。” 阿华解释道。

监管出手规范行业

行业短时间内膨胀太快,平台的相应政策没有及时出台,同样导致网红行业屡屡传出丑闻。

卢杉(化名)是一名有着近15年从业经历的网络“老炮”,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为行业容量短时间内急速增长,市场监管部门聘请了一些懂得其中门道、知道水有多深的专家,制定一些标准和政策,去规范网红、MCN、直播电商行业。

2020年6月5日,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开展为期半年、针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涉及直播内容低俗、诱导打赏等不良行为。

监管出台相应措施后,平台还需加强自身的审核能力,来规避MCN机构的自身风险。

卢杉向记者透露,自己所负责的MCN机构,在2017年-2018年这段时间内在某大型平台注册时,彼时平台还会专门派人,从北京飞往上海,考查拍摄场地、场景、设备是否专业,之后还给MCN定级,一月必须生产多少内容,达到一定的点赞量和播放量。

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等级,可能会被平台降级,下降权重,甚至踢出MCN通道。

“但在MCN数量急速扩张的情况下,平台根本没有精力去给MCN机构考核。例如某大型平台旗下超万人的审核团队,他们只能分辨终端内容有没有涉及色情、暴力等违规环节,但是对MCN机构本身是否合法、合规,相应牌照是否齐全,是没有精力考核的。” 卢杉表示。

2021年10月22日,李子柒在央视《鲁健访谈》节目中发声:“不希望青少年以后都想当网红。”

以李帅、卢杉为首的一批行业“老炮”,同样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个行业已经固化了,大主播很难再出现了。”

那么,已然身处其中的玩家,又将在时代浪潮下何去何从呢?或许,被薇娅等头部主播异于常人的高薪而吸引入行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全面审视这个行业再做决定了。

(实习生李响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布人:d98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