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关于今年经济热点话题,清华经管学院的专家组了个圆桌
2021-03-11 15:16  浏览:57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今年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定在“增长6%以上”;对于宏观政策,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房地产市场,要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拉动经济的内需,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围绕这些经济热点,第一财经组织圆桌讨论,邀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多位专家教授,来分享他们的看法。

李纪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

陈  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高  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马旭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学科教授

今年中国经济运行将超越预定发展目标

第一财经: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今年中央政府也提出了“6%以上”的预期经济增速目标。对今年的经济运行,作何判断?

陈劲:中国经济运行将超越预定发展目标。这是因为从今年开始,中国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完成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转型,这本身就将带动经济增长的巨大需求。2021年起,除了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外,中国的乡村振兴将进一步发展,城镇化率会进一步上升,数字中国下的场景创新将进一步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的步伐提前加速,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未来产业即将起航。

从供给侧来看,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取得实质的进展。中国已经是全球最有创业精神的国家,大学生及普通居民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已大大提升。2020年,中国完成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抗击疫情和国际科技竞争已经大大促进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中科院和重点高校为主体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央企和民企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企业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及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全球传播,对外经济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质量效益”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第一财经:2020年在应对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今年的宏观政策会不会有变化?

高峰:“质量效益”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今年政策的取向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强调政策的落实和效果。总体上,仍然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力度将会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第一财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高峰:在恢复经济的同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仍然是重要课题。虽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同时积累风险。去年由于疫情影响,逆周期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宏观杠杆率。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一方面是事关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也是控制宏观杠杆的必要措施。

以战略思维重新审视“资源依赖度”

第一财经:最近这两年,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中国经历了“芯片”之痛。中央充分认识到,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如何看待“卡脖子”这一问题?

马旭飞: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从业者,都应该从“芯片危机”中吸取教训,以战略思维重新审视一下业务的“资源依赖度”。

这应该是一种“审计”,具有战略意义的审计。这样的审计就是“翻账本”,核对哪些行业活动的重要上游资源实际上是不能自己提供,而且占比越大越危险。这样的“资源审计”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具有长远意义,不仅影响到行业发展,更与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

全面扩大消费需要政策组合拳

第一财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十四五”规划也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李纪珍:上世纪末,中国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消费领域发生很多重要变化,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凸显。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和升级。2003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到2012年,首次超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于2018年达到76.2%的峰值。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回落,降至57.8%,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到2020年,全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4%。即使排除疫情影响,近期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难以达到2018年的高峰,这既有市场供给的结构升级速度尚无法满足消费的变化,同时也与需求侧管理有关。因此,要保障2021年经济增速6%的水平,必须在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上,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升消费占GDP的比重。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的核心是引导和创造新消费。当前,总体上,中国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消费重心从产品转向服务和体验,特别是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医疗大健康、教育等服务行业。近年来兴起的新消费是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的,具有“增量”消费和“升级”消费的特点。

这也启发决策层需要进一步依托数据要素去引导和创造新消费。比如,尽管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国内区域广阔,收入水平差异巨大。从消费上,就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和地域相结合的分层消费的特点。地域性的消费特点,既包含收入的差异,也包含了消费文化的差异。面对不同收入和需求层次的国民,必须采取针对性的需求侧政策,结合供给侧改革,推出政策组合拳。

同时,全面扩大消费需要打出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政策,包括且不限于:1,在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通过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平台或新生态来刺激需求侧,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创造就业机会,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新、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旧城区改造和乡村振兴,在提升收入水平的同时改变消费文化,促进消费的结构性升级。3,坚持大规模、长期化发放数字消费券,通过消费刺激的乘数效应实现更多的需求侧拉动,数据要素成为拉动特定群体更多消费支出的真正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

第一财经: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从“十四五”开始,中央开始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应该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任务?

陈劲:从“十四五”开始,中国要着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首先要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提振农民自信、繁荣农业产业等方面加强农业发展的科学定位,特别是加强农业、本土知识及传统手工业的保护和现代旅游、康养产业系统整合,形成农村产业建设的新格局。

其次,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加强育种技术的创新,努力实现种业的自主可控,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要加大农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为此要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大力加强数字农业的发展,促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要积极探索垂直农场、粮食种植和能源生产并重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加大农业规划、农业科技、农业管理等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倡导以“东西共富”的形式促进不同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互动和企业资源的互惠。

发布人:edc8****    IP:101.229.1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