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扬名美国却仍是局外人,虎妈承认成功三要素有些病态
2021-03-06 08:42  浏览:123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有点像《虎妈战歌》的学术版。”2月的一天清晨6点,远在美国东海岸的蔡美儿在zoom上接受视频采访时,笑着总结自己的新书《向上流动》。

坐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宽大书桌前的她化着精致的妆,长发乌黑及肩,一袭红裙,身材保持得很好。用英文微笑寒暄时,她是典型的东方丽人。而随着交流深入,手势和表情中又充满美式夸张。尤其是当她眉头微蹙,不断比画手势试图更好地解释她的观点时,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她就是那个著名的“虎妈”无疑。

优越感、不安全感、克制力,是蔡美儿在《向上流动》中与另一位作者,也是她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同侪杰德·鲁本菲尔德教授总结出来的“成功三要素”。这些提法并不新颖,但作者们将其用来分析美国社会不同族群的现状,结合了很多实际案例,顿时生动起来。他们认为,这种切入为观察美国社会中的“成功”提供新视角。

具体到蔡美儿,她会多次强调自己的华裔身份——这是她的优越感所在。“中国人的自控力最好”“中国历史最古老”等说法,或许与客观事实有出入,但她说得非常自然;谈到邓小平,谈到中国洗刷百年国耻,还有现在发展得很快时,她的笑发自内心。

“坚信你的群体有多么优秀,可能给你带来莫大的鼓舞”,蔡美儿说,尤其是在面临无处不见的种族歧视时。

成功需同时具备三要素

《虎妈战歌》中文版封面上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女儿不情愿地拉小提琴,旁边强势的妈妈双手交叉在胸前。她是蔡美儿本人,还是临时找来的模特?由于“妈妈”的脸被刻意裁掉读者不得而知。单凭一张照片,也看不出肤色或种族。

现在看来,那张照片充满隐喻。2011年,随着《虎妈战歌》出版,蔡美儿闻名欧美。随后她发现,传统华人家庭的教育虽然“鸡血”且备受争议,但在印度裔、伊朗裔、韩裔等移民家庭中,类似“虎妈”并不鲜见。比如4年前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大火,不少中国媒体就用“印度虎爸”来称呼男主角。

作为华裔,蔡美儿本能地对美国少数族群充满兴趣,尤其是成功的少数族群。东南亚移民、古巴流亡者、叙利亚犹太人、黎巴嫩裔、尼日利亚裔……近20年来她都在关注这些成绩卓然的外来群体。《向上流动》的另一位作者杰德·鲁本菲尔德则关注“活在当下”的美国文化,写了很多类似文章。其核心观点是,这种文化会“削弱一个国家走向未来的能力”。

《虎妈战歌》中的很多母子冲突都充满戏剧性,《向上流动》中也有文化冲突,但却是一本学术著作。两位学者严肃讨论了美国社会某些群体取得成功的原因,他们将其总结为有优越感、不安全感和克制力,认为“当一个群体同时具有三种特质,会推动这个群体获得不成比例的成功”,“由于实在想不出更平易近人的名字,我们把这三种特质统称为‘三要素’”。

成功并不等于幸福

当初,《虎妈战歌》之所以掀起如此大的舆论波涛,是因为蔡美儿详细写了对女儿们的“苛刻”教育。哪怕在国外旅行,她们都得想尽一切办法练钢琴。蔡美儿还津津乐道地写了如何在异国他乡带着女儿四处寻找钢琴,直到练好琴后全家才参观游玩。看到这些描写,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感到压抑,有欧美媒体甚至认为她的教育方式“虐童”。

蔡美儿重视教育,是因为她父亲和她本人都是借助教育这架梯子,才在美国实现了阶层跨越。蔡美儿祖籍福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祖辈为了谋生前往菲律宾。在菲律宾,家里先是做些经营鱼酱的小本生意。二战后,蔡美儿的奶奶靠做塑料制品生意赚到一大笔钱,举家搬入马尼拉著名豪宅区。

蔡美儿的父亲蔡少棠不愿经营家族生意,向往“美国梦”,于1961年带着未婚妻来到波士顿。“我的父母到美国的时候很穷,他们说必须努力工作,否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所以我从小就充满努力的动力。这也是很多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蔡美儿回忆。蔡少棠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完成博士学业,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

但令人惊讶的是,华裔如此看重的教育,却并非成功的必然要素。蔡美儿在书中解释,这是因为在美国,有些族群并不强调教育,但一样取得成功,比如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叙利亚犹太人。这个族群并不热衷上名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重视商业,把年轻人留在家里教他们学会“接手家族企业”。这个族群与外界联系不多,外界知之甚少,但实际上他们在美国已经兴旺发达了好几代。

蔡美儿本人也是在严格的“三要素”环境中长大,比如明明考了99分,已经做得很好,母亲的着眼点却是“为什么要丢掉那1分?”她深知成功是有代价的。不管是在《向上流动》中还是接受视频采访时,蔡美儿都多次强调,“三要素”中的每个要素都有病态,“成功并不等于幸福”。

关注美国底层社会

《向上流动》虽然试图提炼出一套可供复制的“美国成功学”,两位作者还花了很多篇幅写美国底层社会,比如生活在阿巴拉契亚的底层白人,他们被冠以“红脖子”“乡巴佬”等贬称,是美国社会的边缘人,也是2016年把特朗普推向白宫宝座的力量之一。

另外,作者们还注意到在美国本土长大的黑人,与黑人移民之间的成就差异巨大——在华尔街,很多尼日利亚裔美国人都做到了金融高管的职位。“缺乏‘三要素特质’并非造成他们贫困的根本原因。”“一些群体缺乏‘三要素’是美国自己造成的。几个世纪的奴役和诋毁会让一个群体很难产生一种融入骨髓的优越感。同时如果这些群体的成员开始不相信体制、不相信遵纪守法和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如果他们认为像他们这种人没有机会成功,那他们就没有理由控制冲动,没有理由去牺牲眼前的享受来换取未来经济上的成功。”

这段论述和历史学家许倬云的观点不谋而合。许倬云在美国生活了60年,对美国社会也有深刻观察,他在去年出版的《说美国》中也指出:“那些强悍的、不肯屈服的黑人,要么在路途上牺牲,要么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被淘汰了。只有愿意接受命运的人,几代下来,学到以服从换取生存的特性。”“他们不太有自我激励的动机,也并不习惯于从工作中学习和加强主动性。以旁观者的立场看来,这是一种悲剧。”

美国在“向下流动”?

如果只是聚焦于个体或族群的某些成功,这样的研究面就比较窄。《向上流动》还将“三要素”拓展开来,用于观察大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并以此衡量某个国家是否在“向上流动”。套用这套理论,也可以为近年来热门的“美国是否在走向衰落”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观察窗口。

蔡美儿和杰德·鲁本菲尔德认为,作为一个由清教徒在美洲大陆创建起来的崭新国家,美国曾经是信奉“三要素”的典型。1831~1832年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访问时,这种印象肯定非常深刻,才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称赞美国人“奋发向上”。也正是靠着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美国一步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现在美国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过去的50年里变化更大。”作者们认为,如今美国正弥漫着一种“活在当下”的氛围,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这种思想的弥漫会削弱美国的整体竞争力,“人们还很少注意到的是,在美国的富裕阶层中也同样出现了对遵守纪律和勤奋好学的鄙视”。

【对话蔡美儿】我们在美国是局外人,有很多针对性歧视

局外人的文化自我保护屏障

第一财经:《虎妈战歌》之后你有什么新经历或新思考,促使你写《向上流动》这本新书?

蔡美儿:《虎妈战歌》出版后很多人把我看成教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笑)。这很有趣,但我不是教育专家,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专业是研究文化和种族群体。《虎妈战歌》我写得很快,是非常私人的家庭故事。因为我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当时非常反叛,所以才有了那本书。而《向上流动》更多是基于研究,某种程度上有点像《虎妈战歌》的学术版。

《虎妈战歌》出版后也有很多人说,“你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有伤害吗”?美国自杀率近年来在不断升高,但华裔的自杀率是最低的。而且“虎妈”争议后我发现,不仅很多华裔是“虎妈”,来自印度、韩国或者伊朗的移民家庭都有类似父母。这些都引起了我的兴趣,愿意花时间来做研究。

促使写作《向上流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一直关注美国少数族裔尤其是成功少数族裔。我的第一本书《起火的世界:自由市场民主与种族仇恨、全球动荡》于2003年出版,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涉及美籍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人。尤其是华裔只占美国人口的1%,但非常成功。而当时美国发生的另一件事是,很多人都说没有向上流动的空间了,除了富人,人们不再容易取得成功。但我研究发现并非如此,某些群体仍然可以从非常贫穷变得非常富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移民。在美国,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更成功?他们有何共同点?这些都是我感兴趣并想研究的。

第一财经:你很强调优越感在成功中的作用,《虎妈战歌》中也一直用“中国妈妈”自称。这种“优越感”是你面临种族歧视时自我保护的屏障吗?

蔡美儿:是的,这一点中国读者可能很难理解。但对我还有许多华裔来说,我们在美国其实是局外人,有很多针对我们的歧视,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反华情绪更加强烈,很多人把美国社会的问题都怪罪于中国,甚至在哈佛这样的常春藤联盟里也有类似质疑。

不仅是我,好些研究都表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比如种族背景、历史,就能让人在面对歧视时有种被保护的感觉,所以我认同你说的是“自我保护屏障”。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在《虎妈战歌》里也有写过。我小时候是班上唯一的中国人,经常因为口音被同学嘲笑,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还在我面前一边扮鬼脸一边学我说英语。回家后我把学校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她马上就说:“你为什么要在意那个蠢小孩?你知道吗,你来自最棒的文明,中国是最古老的国家!那个蠢小孩呢,他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会知道这些!”

现在想来,我妈妈说的那番话就是“三要素”里的内容之一。当时我大概只有7岁,听了一下感到很自豪,也充满力量。我马上就想,“是啊,谁在意他的看法!我来自于最伟大的国家中国!”(笑)

所以回到你的提问,文化自豪感非常重要。后来我还发现,这种自豪感不仅华裔,美籍伊朗人也有,他们来自于古老而伟大的波斯文明,很多人在美国也很成功。

中国是“向上流动”的典型

第一财经:所以对移民家庭或者准备移民的人来说,除了外语,学习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非常重要。

蔡美儿:对。其实书里关于“成功三要素”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国家,中国就是“向上流动”的典型。首先说第一点“优越感”,中国人对自己的悠久历史很自豪,中国曾经是文明的中心,是最古老的国家(the oldest country),有长城。但是西方殖民者来到上海,中国很多地方也被占领(编者按:蔡美儿所述与中国近代史实有所出入),这让中国人产生“不安全感”,觉得是耻辱。百年国耻让中国人产生强大的动力,才希望证明给世界看,也绝不想再让这段历史重新发生。“三要素”的第三点是克制力,不用说中国人的控制力是最好的,儒家典籍里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中国现在发展得这样好,我感到非常骄傲(笑)。

第一财经:“三要素”中你最看重自制力。但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让年轻人沉迷其中,也很难阻挡网络上的各种诱惑。那是不是说,现在年轻人向上流动比以前难了?

蔡美儿: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的女儿们也经常上网、发信息,我还定了规矩,比如餐桌上不许打电话、完成作业才能上网,甚至我也经常被电子邮件分心,所以这是当今世界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笑)。我女儿们也在哈佛法学院上学,她们觉得互联网带来一个更复杂也更新的世界,比如能快速知道英国、法国、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我在她们那个年龄并不知道这么多。所以我想我女儿说得对。

互联网会确实带来很多改变。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人们普遍觉得上升压力大,有高考,人人都想考好大学但只有少数人才可以做到。所以我在《向上流动》的最后提出,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应该更加宽泛,你要想到有很多不同方式的成功。小时候我妈妈只想我长大后做医生或是科学家,后来我给她说我想读耶鲁法学院时,她都哭了,她觉得这样才成功。对了,我想问一下,你的父母对你做记者高兴吗?

第一财经:高兴啊,他们不干涉我的选择。

蔡美儿:那很好,这是一种改变的心态,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笑)。所以回到互联网的问题,我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但在美国你可以利用互联网创新,在TikTok或者别的互联网平台上发布哪怕是些关于唱歌、跳舞或搞笑的内容,都有机会变得非常成功。而在我成长的年代,这些是非常难想象的,我才总是想受到更多的教育。所以我认为即便互联网上有些不好的东西,但也有很积极的、正在改变世界的地方。

找到平衡点就能“富过三代”

第一财经:人的成功和时代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全球经济还没完全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又遍地开花,很多人都觉得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你现在对成功与“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新的看法?

蔡美儿:没有。非常困难的全球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段艰难的时光,有人失业有人沮丧,觉得越来越难成功,这种情况下更需具备三要素的品质。很简单,优越感和自信心有关,如果你正在遭遇金融危机,感到没希望,这时自信尤为重要,一定要继续努力下去。因为我们都处在一定的规则中,自我控制力肯定也是要的。至于不安全感,每个人都会有,现在大环境已经够糟糕了,大家都不想再增加了(苦笑)。

这里我还想特别说的是,成功是有代价的,就像我书里所说,“三要素”带有特定的病态特征,成功与幸福不是一回事。如果你有太多的克制力,整天只是工作,你可能会很痛苦。眼下很多人被感染新冠病毒或者因此去世,人们也会越来越多意识到,成功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其实我写《向上流动》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非裔美国人很穷。因为历史原因,你知道的,美国有很多黑人学院,我们的新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就毕业于其中之一的霍华德大学。很多学校很糟糕,有人只想利用学校赚钱。但很多黑人学院真的很喜欢我的书,并试图用来鼓舞学生充满自豪感、优越感——“你们的祖先被迫成为奴隶,但努力活下来了,而且你们现在还继续过得挺好!”“你们来自伟大而古老的非洲王国!”(笑)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写这本书也是为了帮助那些不成功的人,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成功需要些什么?我们可以从成功的族群身上学到什么?但我想再次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功等同于幸福。

第一财经:你在书里说,“一个群体的动力,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就会丧失”。但你们家族几代人都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蔡美儿:我自己的经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点。现在我小女儿和我很亲近,而在写《虎妈战歌》的时候我们关系一度紧张,当时她13岁,对我很生气,总说我给她的压力太大了,“我什么都做不好!你总是对我要求太高、太高!”(笑)

所以你得信任你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爱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开心。但如果发现他们变得懒惰、被宠坏了,就要提醒他们得努力了。“优越感”和“不安全感”是相互包含又相互对立的,要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在书中最感兴趣的也是这一点。

中国和美国完全不同,如果你去美国不少学校会发现,学生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不守规矩……而中国人是很自律很守纪律的,所以我才在书中提出克制力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相反,对于中国家长,我认为父母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少点“规矩”,孩子应该多玩,更有创造力,父母可以多带他们去看画,让孩子尽情奔跑等等。

《向上流动:接近成功的三要素》
[美]蔡美儿、杰德·鲁本菲尔德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1月版

发布人:628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