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扩大,大宗商品上涨对物价影响有限
2021-03-10 15:20  浏览:118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国内物价运行持续分化。今年2月CPI同比下降,继1月后,再度出现负增长;PPI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影响,2月同比涨幅呈扩大态势。二者“剪刀差”继续扩大。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0.2%;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以原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生产资料PPI带来的上行压力最为突出。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伴随海外流动性加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复苏,中国正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国内工业品的价格水平,并将进一步传导给终端消费者。

“不过,预计输入性通胀引发一轮全面高通胀的概率不大,PPI向CPI的传导效果也不会明显。”伍超明称,在PPI向CPI的传导过程中,传导效果会层层衰减,也会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水平的影响。当下,国内经济复苏的供给端好于需求端。所以,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有限。随着政策刺激效应的退潮,国内经济将从微热向常态化回归,需求面难以支撑高通胀。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

CPI与PPI同比涨幅差距再扩大

今年以来,物价总体水平处于低位,同时,CPI与PPI同比涨幅差距持续扩大,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继续分化。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CPI 同比已连续两月落入负值区间。其中,去除食品和原油后的核心CPI也一度罕见地陷入同比负增长,1月和2月的涨幅分别为-0.3%和0.0%。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开年CPI增速偏低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一,去年同期高通胀给今年CPI带来了高基数,2020年前四个月CPI同比增速均超过3%;其二,受猪周期影响,今年上半年猪肉供给将会上升,供需矛盾将得到缓和,猪肉平均批发价会大概率走低,而猪价下降则会拖累CPI当月的同比涨幅。

2月食品价格由上月同比上涨1.6%转为同比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4.9%,降幅比上月扩大11.0个百分点。

商务部监测结果也显示,今年以来,猪肉周批发价格已连续多周回落,从1月中旬(1月11日至17日)的每公斤47.47元,下降至2月底(2月22日至28日)的每公斤38.59元。1个多月里,降幅达18.7%。

伍超明认为,虽然价格指数基期轮换使得猪肉权重有所下降,非食品权重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猪肉价格仍然是影响CPI走势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非食品价格方面,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4%和3.7%。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影响因素对于PPI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从环比来看,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7.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9%,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1%,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

除了国际油价上涨,国际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拉动PPI环、同比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环比来看,2月国内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5.9%、2.3%和1.5%,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

PPI涨幅会否向CPI传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告诉第一财经,当前,国内部分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受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PPI将明显上涨。然而,由于国内消费端恢复偏慢,该因素对于CPI的拉动作用将较为缓慢。

他进一步分析称,伴随海外疫情渐趋好转、各国财政刺激政策渐显成效、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市场通胀预期正不断升温,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市场也开启了上涨模式。在金融市场上,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3月初已突破1.6%的重要关口,通胀交易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这或将加大今年通胀的输入性风险,特别是对中国PPI的冲击或将略超预期,时隔多年,工业品通胀可能会再度到来。此外,借由油价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传导至下游的消费品。

例如,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阿根廷大豆产量下降的影响,当前,国内植物油价格处于上行期。根据农业农村部消息,3月份,国际大豆消费需求强劲,全球供应偏紧,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同时,国际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带动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CPI和PPI的拉动幅度有差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在CPI方面,从上游原料价格传导至下游消费品价格,需要通过居民消费进行搭桥。当前,国内居民收入增速相对较缓,国内消费复苏仍待时日,居民的谨慎性消费倾向或会拉低年初的CPI,使得CPI和PPI的“剪刀差”持续。

他还认为,在PPI所体现的工业品价格方面,当前上涨态势呈结构性而非整体性。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高于生活资料价格涨势。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供给端的改善,本轮PPI的结构性上涨将不具有可延续性。

在PPI方面,2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涨幅扩大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

郑后成认为,PPI涨幅向CPI传导需要时间积累。受国际油价持续上行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与能源相关的CPI将大概率上涨,这也将影响CPI的整体走势。同时,随着国内消费的逐渐复苏,2021年CPI当月同比走势将总体呈现“U”型。

王军进一步指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疫苗的逐步推广,今年国内的消费表现很可能超预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渐趋明显。

发布人:042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