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为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周,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具体来看,上证指数上涨0.6%,收报3639.78点;深证成指上涨1%,收报14857.35点;创业板指数上涨0.78%,收报3322.67点。
从一周板块表现来看,行业板块中,医药、医疗保健、航空等板块领涨,酿酒、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锂矿、盐湖提锂、NMN概念、仿制药等板块表现强劲,换电概念、特高压、绿色电力、元宇宙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流向上,上周主力资金对光伏设备、能源金属、电池等板块颇为青睐,对酿酒、电力、银行、煤炭等板块则大幅减持;上周北向资金对银行、畜牧业、电源设备等板块颇为青睐,对医疗服务、饮料等板块则大幅减持。
对于后市行情走势,粤开证券表示,A股开门红行情可期。通过统计过去10年元旦假期之后一段时期上证指数涨跌幅,上涨概率较大,尤其是元旦后一周沪指上涨概率达到80%。具体到行业来看,过去10年元旦后一周,各板块中上涨概率较高的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平均涨幅较高的行业分别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钢铁、采掘、电力设备。
国开证券则表示,近3年以来,除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市场在春节后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以外,其他两年的春季行情市场走势都是可圈可点。近25年以来沪指春季行情整体正回报比例在60%以上,其中1-2月回报情况较好,正回报比例达64.0%,12-3月回报比例较差,为56.0%。
重点数据一览
热点复盘
【医药】
上周医药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周涨幅达6.80%,居一周行业板块涨幅榜首位。个股表现上,精华制药、龙津药业周涨幅均超60%,康芝药业周涨幅达59.27%。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中药板块表现活跃,上周涨幅达9.12%。12月以来中药板块指数涨超10%,创3年半来新高。
消息面上,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同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中信建投认为,1)中医医疗机构暂不执行DRG付费,已执行地区适当调高中医病种系数和分值,表明医保对中医药整体支持力度超预期;2)中医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有望上调,利好中医医疗服务赛道;3)中药饮片依旧保持不超过25%的加成比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渠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建议关注:1)中药消费品:同仁堂、华润三九、片仔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2)中药配方颗粒: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红日药业;3)中医医疗服务:固生堂。
东吴证券指出,药品高质量和创新发展是未来5-15年的主旋律。具体配置思路:1)中药领域:建议关注佐力药业、太极集团、中国中药、同仁堂,推荐片仔癀等;2)BIOTECH类创新药:建议关注康方生物等,推荐信达生物、亚盛医药-B、恒瑞医药;3)创新药及产业链领域:推荐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凯莱英等;4)原料药领域:建议关注同和药业、普洛药业、天宇股份等,推荐司太立等。
【航空】
上周航空板块表现良好,周涨幅达到5.41%,位居一周行业板块涨幅榜第三位。对于该板块个股,航天动力周涨幅达26.37%,光启技术、钢研高纳、中航重机均涨超10%。
申万宏源指出,坚定看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航发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各环节的龙头企业,推荐总装和分系统领域的航发动力和航发控制,零部件领域的中航重机、航宇科技、航亚科技、派克新材等,原材料领域的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西部超导等。
首创证券表示,从主机厂与发动机系统,到机体系统与零部件,再到上游原材料板块,全产业链景气度确定性强。主机厂关注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航发动力;机体系统关注中航机电、中航电子、航发控制、北摩高科;航空零部件关注中航重机、派克新材、爱乐达;金属材料关注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钢研高纳、图南股份。
【锂矿】
上周锂矿板块表现强势,周涨幅达到14.86%,居于一周概念板块涨幅榜首位。从个股表现上看,永兴材料周涨幅最大,达30.99%,西藏珠峰、藏格矿业、西藏城投等涨幅居前,均涨超20%。
华创证券表示,中短期,锂价上涨趋势不变,价格将驱动板块继续上行,公司利润的高增长将逐步消化高估值。长期,锂板块高成长性和稀缺战略资源将有望持续享受高盈利、高增长。锂资源具备稀缺属性和量价双逻辑为首选,加工股放量逻辑次之。关注天齐锂业、藏格控股和永兴材料,其他可关注:锂:融捷股份;钴镍:洛阳钼业、寒锐钴业和盛屯矿业;三元前驱体:格林美、中伟股份和华友钴业;正极:当升科技和容百科技;铜箔: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
【传媒娱乐】
上周,传媒娱乐板块周涨幅达到4.28%,上榜一周行业板块涨幅前十。个股表现方面,内蒙新华本周涨幅达到61.08%,在一周牛股榜中位居第三,读客文化、东方明珠、世纪天鸿、新经典等均涨超10%。
财信证券指出,建议把握元宇宙科技主线,聚焦游戏、视频等投资机会。促进元宇宙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的内容及平台公司: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吉比特、芒果超媒、光线传媒等;内容供给增加、短期有望复苏反弹的龙头院线公司,如万达电影。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渤海证券指出,建议关注元宇宙题材对行业低位个股的带动作用,国内互联网龙头公司在元宇宙布局持续推进,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扶植行业发展,因此题材的利好在持续释放中,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增长稳定+持续受益的相关公司;此外冬奥会召开在即,继续建议关注相关受益公司。综上我们继续维持传媒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推荐分众传媒、蓝色光标、盛天网络、昆仑万维、中体产业。
【电力】
电力板块上周表现低迷,一周跌幅达到2.01%,位居一周行业板块跌幅第三。从资金流向上看,主力资金对该板块也大幅减持,净流出金额达到89.88亿元。
从个股表现上看,兆新股份周涨幅达22.62%,川能动力、西昌电力等涨幅居前。反观该板块个股跌幅榜,上海电力周跌幅达到20.86%,金开新能、金山股份、涪陵电力则跌幅居前。
财信证券表示,持续看好低碳绿电板块,关注水火转型新能源。碳中和战略下,新能源发电的长期成长性确定无疑;火电和水电以及核电的长期投资逻辑都在于新能源,前者的优势在于充裕的现金流和足够的调峰能力,转型效果将从业绩和估值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国信证券表示,预计行业将保持确定性的较高增速,维持行业“超配”评级。火电受益辅助服务及联动“长协煤+长协电”,拐点将现,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润电力、华能国际等,关注转型高效、规划积极的中国电力、吉电股份、上海电力等;推荐有资金、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推荐现金流良好,“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中国核电;推荐电能综合服务苏文电能等。
后市展望
中信证券:蓝筹扩散推动“开门红”行情
中信证券指出,政策合力逐渐形成,预计在1月经济企稳和信用周期回升都将得到验证,跨年之后增量资金加速涌入和存量资金积极加仓望开启“开门红”行情,去年四季度蓝筹行情预演过后预计将走向扩散,一季度或是全年最佳参与时点。重点关注:1)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整车、锂电电芯、光伏设备等;今年一季度建议关注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免税和文娱内容消费;2)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经历中概股冲击后的港股互联网龙头,以及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3)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如半导体设备、专用芯片器件以及军工。
天风证券:去年四季度涨幅靠前的方向很可能是对下一年的预演
天风证券指出,站在当前,今年的主要特点是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大,但政策主线明确,因此应尽量选择产业周期相对独立于经济周期,同时顺政策主线的赛道。1)硬科技赛道仍是全年主线,调整后春季躁动空间或打开。主要推荐军工、新能源车(电池、零部件、电子、整车)、新能源大基地(风、光、储、运营商)、半导体(设备、材料)。2)推荐必选食品、猪肉、传统汽车及零部件(21年末已有体现)。3)22年新增关注点:5G的应用端,可能包括元宇宙、车联网、能源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21年末已有体现)。
中信建投:把握年初机会 布局三大方向
中信建投表示,近期A股调整,长短端利率走势分化,期限利差收窄,更多反映经济衰退预期和对宽信用政策效果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展望今年1月市场行情,我们认为A股市场有望迎来回暖,整体表现应该强于去年12月,年初机会应当把握。1月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在于年初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将获得改善。当前主要看好三大方向:低估值的传统行业转型重估的机会;硬科技调整完成的机会;财政重点发力方向。
兴业证券:指数行情仍在途中,聚焦三大方向
兴业证券指出,随着“宽货币”、边际“宽信用”窗口持续兑现、强化,负面因素逐步消退,指数行情仍在途中。聚焦三大方向:1)国有房企和新老基建。2)券商。3)以长打短,逢低布局以“小高新”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投资策略:短期,一方面把握国有房企、券商等低估值修复的阶段性机会,另一方面以长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海通策略:“稳增长”信号明确 看好一季度行情
海通策略表示,2022年“稳增长”信号明确,后续政策力度有望不断加强。预计2022年GDP同比5%-5.5%,A股ROE高点在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性方面,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长期趋势不变,2022年股市资金供求偏平衡。看好一季度行情,配置上偏均衡,如低估的金融地产、高景气的硬科技、跟随反弹的消费。
广发策略:春季躁动抓住“双碳新周期”和景气预期
广发策略表示,当前市场仍处“可为阶段”,建议继续围绕“双碳新周期”下的产业/政策线索,以及“高频预期景气度观测模型”指引下的产业中期景气预期,布局春季躁动。行业配置建议继续高区-低区均衡,(1)降准及地产链条企稳(券商、白电、消费建材);(2)“双碳新周期”+新基建稳增长(动力电池、绿电运营、煤化工、军工);(3)PPI-CPI剪刀差收敛(食品加工)。
中原证券:稳增长步伐加快,市场或重启反弹
中原证券指出,经济领先指标企稳回升,中小游行业盈利改善,政策力度逐步增强。春节长假之前,资金或寻找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稳增长领域或是较好选择。市场在12月末的调整已接近尾声,1月指数有望在基建、央企等板块的带动下重启反弹。建议仓位提升至8成,推荐关注银行、房地产、家电、医药、电子、计算机等行业。
德邦证券:迎开门红,牛犇捂住
德邦证券指出,年度组合策略:1)专精特新“小巨人”50:聚焦中小市值高端制造细分领域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50指数2021年累计涨幅54.70%。2)“专精特新”50:基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及参控股企业构建的“专精特新”50,成分市值普遍在200亿以上,指数2021年累计涨幅44.46%。3)高景气“精”选: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板块细分领域,2021年累计涨幅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