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不稳定的1912年,大报关注剪辫子,也关注泰坦尼克
2021-02-26 11:02  浏览:45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学者杨早看来,1912年是个糟糕、充满各种可能性、弥漫着焦虑情绪,但其历史观察价值又被忽视的年份。

这一年,皇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立了第一个国会,选出了第一位总统,见到官员第一次不用叫“大人”或“老爷”,从这个角度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年。

就日常生活来看,1912年却比1911年更令人不安。苏州不断有商铺租户因生意冷清生活无着落而悬梁自尽;因粮食不够,政府甚至在报纸上发文,劝上海人多吃面少吃米饭。

“全年都很糟糕,社会上一直交杂着焦虑和希望两种情绪,但又充满各种可能,这是1912年吸引我的地方,尤其是社会精神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杨早的新书《元周记》最近出版,从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写到年末的鼠疫防治。这是继《民国了》后,杨早完成的第二部民国历史写作。

在杨早之前,将目光专门聚焦到1912年的历史写作寥寥无几。学者张晨怡写过《1912:帝国的终结》,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宏大历史叙述手法,选了袁世凯、逊帝溥仪、章太炎等6个著名历史大人物,展现历史转折中各种力量的沉浮。

相反,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在《元周记》中采取大众化的立场和视角,选择从《申报》上刊登的新闻作为切入点,来观察1912年。之所以将《申报》作为一手研究材料,杨早解释,因为它是清末以来公认最有名的大众报纸,靠商业广告盈利而非政治团体资助,其立场相对比较客观。当时上海报业发达,《申报》的竞争对手包括《上海新报》《新闻报》《时报》等,为了保持公信力而不失去读者,《申报》刊登的新闻整体也比较真实可信。

另外,《申报》办报地点在上海租界,可以无需太顾忌政府的压制与禁令,新闻报道“尺度”更大,呈现的社会面自然更为广阔。为了满足租界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申报》还大量购买、转载如路透社、《泰晤士报》、《朝日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当时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

为此,杨早差不多花了近一年时间,把1912年的《申报》全部翻阅了一遍,光是抄录笔记就有10万字以上。因为长期从事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缘故,杨早本能地对小人物和历史细节充满兴趣。在《元周记》的写作中,这种特点也很明显,不管是剪辫子风波,还是拆城墙,很多章节都是从社会民生角度来重现1912年的历史。“很多大事已经被多次书写了,我就更关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层面,我也是小人物。”

《元周记》

杨早著

九州出版社·后浪2020年12月版

第一财经:你写民国历史,为什么会专门关注到1912这个年份?

杨早:民国初年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有人截止到1915年,还有人以“五四运动”爆发作为民国初年的结束。之所以不太聚焦于某个具体年份,因为辛亥革命本身成功还是失败,历史界有不同看法,接着1913年又爆发了“二次革命”,进入北洋政府时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提出,民国史研究中有“倒放电影”的倾向,也就是知道了结局去倒推历史,关注那些被认为对后来历史影响比较大的人物和事件,这样的历史研究是做了遮蔽的。因为沿着这种思路,我们知道后面北伐成功、建立国民政府,肯定会认为国民党是条主线,再倒推到孙中山,那这条线就变得相对比较单一。

我个人觉得,1912年一直有点被忽略。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13年“二次革命”,这段时间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时段。特别是1912年2月南北和议达成后,没有皇帝,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共和怎么搞?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预设。有人乐观,有人观望——比如西方列强。大家都用这一年的时间在理解和慢慢摸索什么是共和,从大的国体、国家制度建设,到小的如剪辫子,都是各界在想象新世界是什么样子。1912年很糟糕,但也很迷人。

第一财经:你说1912年是充满焦虑的年份。这种焦虑感从何而来,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杨早:我前面说到,1912年好的地方是有各种可能性,但另一面就意味着不稳定。整个社会充满希望又很焦虑,双重情绪在1912年体现得非常明显。

第一,国家是崭新的,大家想局势赶快稳定下来,当时在哪里定都、采取什么样的历法,包括要不要过端午节等,都会引起很多争论。

第二,焦虑还包括新的国家会不会被世界承认,政治经济能不能正常运转,新政府能不能给大家安定的生活,等等。

第三,如何重新想象国家。清帝逊位后,民国合法地继承了所有的土地,但晚清以来很多西方国家都在觊觎中国领土,民国元年新疆、西藏、蒙古都出现了想独立的危机。《申报》的主要读者在上海,上海以前是不太会关注蒙古、西藏这些地方的,也不了解。但当时报纸上很多这方面的报道,说明危机刺激了中国人。

第一财经:1912年之后的《申报》,就读不出那种双重情绪了吗?

杨早:其实不一定要看《申报》,就说我们比较熟的鲁迅吧。辛亥革命刚发生的时候,他跟着学生一起迎接革命军,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城,大家坐一圈很激动很高兴。很快他到了南京,去教育部,又到北京,经过一些事情后,慢慢就变得消沉,这种情绪在《阿Q正传》《风波》里都写出来了。鲁迅的情绪变化是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对民国开始失望甚至有点绝望,所以从袁世凯到张勋的两次复辟,不是没有心理基础的。一直到“五四”的时候,陈独秀在《新青年》上还说“其实中国人更喜欢皇帝”,这话都不是随便说的。

第一财经:剪辫子是1912年比较重要的日常生活事件,但当时却因此起了很多冲突,包括新军强迫剪掉旧军的辫子,甚至引发冲杀和骚乱。今天再看这些风波,有什么启示?

杨早:对身体的塑造,不管是发型还是服装,其实都带有很强的政治和社会意义。1912年表面上共和民主了,但公共权力依然在某种时刻会入侵个体生活,使得本来是私人的剪头发,上升为公共事件,并且是在政治正确的名义下,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强迫。从当时剪辫子引起的各种风波也可以看出,与社会改变和文化改变相比,政体改变相对容易,旧政权推翻就结束,但是之后对社会文化的改变是很漫长的过程。这些历史对我们当下都是有思考意义的。

第一财经:1912年《申报》上刊登的新闻中,你还专门选了“泰坦尼克号”沉没来介绍。为什么?因为电影《泰坦尼克号》太有名?

杨早:“泰坦尼克号”沉没在当时跟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确实没太大关系,但很有意思的是,《申报》对这件事进行了非常多的报道,此后还迅速进入了民国小学教科书,不是作为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是告诉小学生发生公共灾难时不要慌乱,要听从指导有序撤离。

在我看来,“泰坦尼克号”在西方媒体的叙述中有多种解读。一是象征工业革命的一种失败,船沉没后对西方人的自信心打击非常大。二是西方媒体把它解读成一件好事,通过宣扬“泰坦尼克号”里的绅士精神、敬业精神,把灾难变成正能量价值观的输出窗口。这种做法被当时的中国媒体接受了,后面之所以能被广泛传扬且进入教科书,很大原因也是因为中国人需要这么一个事件。

当时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报人,都有建立共和合法性的需求。为什么不能留在前清?为什么要现代化?这些需要向大众解释。而当时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又是糟糕的——“五四”时期反传统思潮在1912年就已经出现,正好“泰坦尼克号”的新闻里特别强调人性的高贵,相当于在中国需要这样案例的时候恰好发生了这样的事,所以才那么快地被中国人拿来进行国民教育。

发布人:7d1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