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全国两会正式开幕,新征程起航
2021-03-05 08:41  浏览:127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当日晚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大会议程,大会将于5日上午开幕,11日闭幕。

2021年同时是历史交汇点上的关键年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在开局之年,今年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这份纲要划定了我国未来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蓝图。

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受关注

市场十分关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由于去年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太大,当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2021年的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别是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一些重大改革也将频频发力,创造出新变局、新空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同时,他也表示,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数字好看,而是强调经济质量的提升与百姓福祉的保障。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此前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建议适当淡化GDP指标作用,并建议用一套新的指标体系衡量经济情况。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分析称,在“十四五”规划建议里,中国政府已经在淡化GDP增长目标,转而强化对民生的关切、对微观的呵护和对全面发展问题的求解。这种转变是在全球格局变化和疫情冲击下做出的适应性变化。

除了经济增速指标外,就业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等指标也受关注。

在“六稳六保”政策下,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量化指标任务均完成。比如城镇新增就业预期达900万人以上,实际完成11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6%左右,最终平均为5.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为3.5%左右,实际为2.5%。

除了上述指标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指标也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

2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现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以财政政策为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稳步恢复,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财政可持续性,注重提质增效。

“十四五”的民生新目标

乡村振兴、就业社保、全民健康、社会治理都是今年两会期间公众关心的话题,“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民生领域都提出了新的目标。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从逐步解决温饱问题,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到去年的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但中国农业农村仍相对滞后。国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就是要让农业、农村、农民跟中国的工业、制造业一样,走在世界的前列。

就业是民生之本。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表示,“十四五”期间,就业工作依然是我国经济、民生领域的工作重点。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就业为支撑,通过就业保障和改善劳动者收入,进而提升国内消费水平。就业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共同富裕发展方向的支撑。

在社会保障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经进入了决策阶段,全国统筹的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将于近日正式推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国家现代化和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目前还存在着系统性协同性不够、体系结构失衡,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等制度性缺陷日益显性化,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不高,再分配作用发挥有限,可持续性不强,法治化水平低等一系列不足,这些问题都特别需要妥善应对。

新发展格局关键词

迎战“十四五”、打好开局固然重要,中长期而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开启。

程实表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理念就是“双循环”,这一国策在2020年提出并写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2021年及未来将得到全面落实。

“双循环是中国经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谋求长期发展动力转换和升维竞争优势的大战略,将开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程实表示,2021年是双循环的落实元年,今年两会也将就此展开细节性讨论与部署,围绕着“如何畅通两个循环”“如何解决循环中的断点、难点、卡脖子问题”“如何将内外循环推升至新的更高的均衡水平”,进行全面求解。

自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来,需求侧管理也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需求侧管理将主要聚焦制约总需求增长的中长期、系统性问题,在货币、财政等短期调控工具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积极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在国内需求中的比重;持续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以及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双循环的畅通性等。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方面,同样在今年两会上将继续备受关注。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我国陆续签署和推进贸易协定,比如,已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在2021~2022年生效,将会让区域内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量整体上达到90%以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BIT)也已达成,中方还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今年开始,还会有更多‘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想要与我国签订多边或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些都将推动更大的开放,从而带动我国的进出口。”魏建国说。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告诉第一财经,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核心,体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三个方面。

赵忠秀提出,更大范围表现为从欧美市场为主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国内则从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到内陆和沿边地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

更宽领域则表现为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递次推进,着力加强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深层次表现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标志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发布人:5d25****    IP:117.173.5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