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在选择后宫的时候,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政治联姻,第二种是选秀,第三种就是地方上和周边藩属国的上贡了。
这其中,政治联姻更看重女人娘家绝对强势的实力和背景,对于容貌的要求便不会那么高;而进贡来的女人那绝对的百里挑一的美人,可是本身的出身太低,在宫里的地位也不会太高。
不同于政治联姻和进贡而来的女人,选秀入宫的后妃除了根正苗红外,也会对容貌有着一定的要求,毕竟,如果相貌不好也不会被皇帝所选中,至少相貌是要被皇帝所认可的。
爱新觉罗·奕詝
慈禧太后就是通过选秀入宫,而咸丰皇帝又是出了名的好色皇帝,所以慈禧的容貌必然是不会差,至少也是得到了咸丰皇帝的认同。
而对于容貌评价这一点,不能从现在留存下来的慈禧照片中来看待,一方面,现在的对于美丑的审美标准与清朝时期还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不是同一个时代标准;而另一方面,现在看到的照片或者画像都是中老年的慈禧,也不能确认年轻时慈禧的容貌。或许在那个时代,慈禧就是标准的满清后宫美女。
慈禧能得到咸丰皇帝的喜爱,不单单依靠的是容貌,更多的是依靠着自己的手段和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慈禧并不是一入宫就受到清文宗的专宠,她也是在被清文宗冷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受到了宠爱,而这更多的并不是依靠容貌,而是依靠手段和能力。
首先,慈禧非常重视保养,水果、牛奶不断,让他的皮肤和容貌始终能够保持光鲜亮丽的状态,为了保养自己,慈禧自始至终都没有少下功夫。所以相比于日后的隆裕太后,步入老年的慈禧依旧是完胜隆裕太后。
其次,慈禧非常善于揣摩咸丰皇帝的心思,要知道,咸丰皇帝在位时赶上了太平天国运动、赶上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被国事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咸丰皇帝在慈禧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港湾,能够找到知己倾诉和抒发自己的苦闷,必然让清文宗对于慈禧除了喜爱,还有依赖。
叶赫那拉·杏贞
再次,慈禧确实是天资聪慧,不仅精通满汉文字,并且也肯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书法和文化水平,这样使得自己也能帮助咸丰皇帝出出主意,帮助清文宗分忧,甚至到了帮着清文宗起草奏章的地步,足可见清文宗对其的信任与厚爱。
咸丰皇帝对于慈禧的喜爱,还因为慈禧为清文宗生下皇长子载淳,这是清文宗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这也就是日后的同治皇帝
咸丰六年(1856年),慈禧为咸丰皇帝生下了皇长子载淳,由于咸丰八年(1858年)载淳的弟弟悯郡王早夭,使得载淳一直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载淳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唯一继承人。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凭借母以子贵的慈禧太后更加得到咸丰皇帝的专宠,也变得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