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2月17日电(记者王学涛)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市太山博物馆了解到,太山龙泉寺唐代“五重棺椁”除木椁仍在修复外,石函、木椁的鎏金铜饰、铜椁、银椁、金棺近日在龙泉寺正式对公众展出。
太山龙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20公里的山峦之间。2008年,工人在建设消防蓄水池时发现了唐代塔基地宫。考古工作者经过抢救性发掘发现,这是一处佛塔遗址,仅残留塔基,塔基中部下方是用砂石砌筑的六边形地宫,里面装着一个由石函、木椁、铜椁、银椁、金棺层层相套的宝函,为典型的唐代佛舍利瘗埋形制,展现了盛唐高超的工艺技巧。
其中,石函长约58厘米,宽约46厘米,高约60厘米,由盖、身扣合而成。石函铭文中有一个特殊字,为武周时期所造。石刻上还显示有众多女性供养人名字,与武周时期女性地位较高相符。银椁最为精美,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高约7厘米,镶嵌有宝石,四面镶嵌佛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等饰品。
据了解,2016年,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把需要修复的木椁、铜椁、银椁送到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维修,至今木椁仍在脱水。现在展出的木椁是一件复制品,其上面的鎏金铜饰为原件。
“我们制作了专业展柜,安装了防盗、监控设施,24小时有人值班,以保障文物安全。”太原市太山博物馆馆长张志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