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台青黄国书:大陆更好的发展环境,给台湾青年更多选择
2022-11-26 11:13  浏览:228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欢迎来到京彩会客厅,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黄国书,来自台湾彰化。中学时代开始,我随父母到北京求学,在这里度过了中学、高中以及大学,毕业后也留京工作,现在是北京台资企业协会青年会的会长。


在您看来,此次两岸青年峰会有什么亮点值得关注?

结合自己成长的历程,谈一下我的感受。今年算是我来北京第27个年头,九零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初期慢慢崭露头角,经济等各方面实力慢慢强大,97年香港回归,2000年初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看到国家建设以及发展非常迅速。


步入社会以后国力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有一天,当我们变得更有影响力的时候,身为这个历史阶段的青年人,应该有更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此次论坛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

在北京度过的少年时期和青年成长的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北京属于北方,我们从台湾过来之初就感受到南北文化的交融;其次,当时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一点我在融合的过程中,有比较明显的体会。比如,20多年前台湾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错,当时大陆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在经济方面的成长刚刚开始,所以那时在环境上稍微会感到有些落差。

刚到北京时,虽然与同学沟通交流都是讲普通话,但两岸语言在一些用词、用语、以及口音上存在着差异,我用了一段时间去适应与大家沟通。

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我可以提供给台湾青年一些借鉴的思路。在一个地域上,不同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可能本身就存在差异,大学期间,我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大家的生活习惯更需要彼此去磨合。

而很多台湾青年跟大陆伙伴接触较少,容易以偏概全。因此,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都会尽量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在与大陆朋友交往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他们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人,以及当地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觉得这是我成长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体会,让我感受到地大物博的文化差异,需要我们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

从刚才的谈话来看,您参与见证了大陆的发展历程,作为台商二代,父母这一辈对您的影响如何?

父母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起初我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带我们来大陆,所谓“离乡背井”。


但往上追溯的话,其实我们的祖先在明朝时期经历过一次大迁徙,是从大陆沿海地区的福建漳州去到台湾。所以,我们的根其实是在大陆,父母希望我们要记得自己的根源。

过去我们来源于福建,今天我们因缘际会走到北京,在这里扎根。北京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影响我,让我从开始的不适到逐渐接纳,甚至成为习惯。

看来您对两岸之间有深层次的理解,在大陆创业多年来,您认为国台办出台的惠台政策,会给台湾同胞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其实,开放台胞注册个体工商户不是今年才开放。之前在某些地区试点开放,经营范围也是局部开放。但今年的政策把试点范围和经营范围都相应扩大,给台湾青年带来更多选择。

以前,台湾青年向往来大陆发展,来了以后才意识到大陆发展的速度很快,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门槛是有所区别的。

很多台湾青年在来大陆之前可能不太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来大陆的首选,可能是北上广深这些经济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城市。因此,初来乍到的台湾青年可能会感觉到挫败感,因为这里的竞争格局是不一样的。

但是,随着大陆不断创造更多良好的发展环境,我认为台湾青年首先可以找到一个立足点,以便能够更好地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2e81****    IP:223.213.1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