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聚焦基层治理难题,切实拧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动力轴”,通过织精“三张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趟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子。
建强堡垒,织严基层治理“组织网”。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一网格一支部”,明确责任分工。构建“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联动组织体系,将专职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人员嵌入网格党支部,推动党建网格责任落实。二是加强乡镇社工站试点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成都奋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4家服务机构,在喜德县两河口镇、且拖乡、冕山镇、光明镇等4个乡镇推行社工站建设试点,从社区党组织书记、持证(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社区常职干部和持证社区工作人员中公开考试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4名,培育本土社工力量,动员全县 671 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志愿者等群体参加初、中级社工考试,2022年社工证考试过国家线36人,其中初级34人,中级2人。三是通过设置“社区党总支+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三级架构,大力实施支部党小组组长兼任居民小组长,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发挥党员干部在解决民生诉求和矛盾问题中的“熟人优势”和“骨干作用”。
育好队伍,织密基层一线“阵地网”。一是坚持把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实行分级分类培训,2022年举办2期国家档案局援助喜德县村党组织书记进修班,全覆盖培训10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荐1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州举办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村党组织书记示范班联合区委党校;二是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社工站”机制运行、农村网格党建组织体系、驻村干部发挥作用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轮训班2期、专题示范培训班3期,培训干部465人次,推动党务干部、村社干部不断提升能力水平。三是依托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扎实开展“万场微党课进支部”活动,32名领导干部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62场次,组建25个宣讲小分队深入各领域党组织开展主题宣讲210场次,10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分赴基层一线全覆盖宣讲。
强化服务,织细便民利民“连心网”。一是通过“彝路相伴”亲民服务平台项目加持,大力推进“数智乡村”建设,设置社区概况、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救助4大功能和20项信息服务模块,对辖区特殊困难老人发放开关式“一键需求”按键10个,同步建立社区党委与居民双向互通手机管理软件APP,做到居民诉求不漏接、居民期盼有回应,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管理模式。二是坚持以服务促治理,紧盯群众的现实需求,持续深入推广“居民说事点”、“两代表一委员”议事室等服务载体,探索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管理模式,鼓励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三是统筹村(社区)人员力量,探索建立“1+1+N”为民服务队伍(“1”即为党组织负责人,“1”即为楼栋长或正式党员,“N”即为帮扶干部、后备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常态化进村(社区)领任务、搞服务,今年以来,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事124件。全面形成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帮扶单位、网格员、志愿者和村(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喜德县委组织部 阿尔五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