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山村接入5G网络,村民们的看病就医会发生什么改变?7月7日,记者一行在浙江省杭州市,走访了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淳安县,看到了那里的变化。
7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村口
上午9时许,在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枫树岭分院下姜村卫生室内,借助5G远程会诊平台,村医方民志帮助患者姜大爷发起会诊。屏幕中,他们的老朋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师余军民相继上线。
“2011年,姜大爷曾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近期出现脑梗。初步判断,脑梗原因是华法林没有规范服用。”余军民调阅电子病历后,介绍道。魏国庆顺势问诊:“姜大爷,您的脑梗有哪些表现?有没有溶栓?”听后,姜大爷面向屏幕,挥挥手,挪挪脚,向魏国庆展示四肢活动能力。
下姜村村医方民志向记者讲述5G医疗进入山村后为村民带来的医疗便利和保障
经过问询,魏国庆与余军民确定了治疗方案:控制血脂、血糖,尽早接受溶栓治疗。姜大爷接下来的治疗在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能完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技术帮扶下,该院已具备开展溶栓的技术条件。
上午11时,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里,主任吴海虹与科室人员探讨疑难病例。吴海虹操作鼠标,下拉院区列表,屏幕上显示出4家县级医院和10家乡镇卫生院。“基层通过5G网络上传医学影像报告后,由我们判读,给出诊断意见。”吴海虹正说着,屏幕右下角闪现弹窗。“这提示有一份报告待会诊,是膝关节正侧位片。”吴海虹告诉记者,该院建立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科室每日会诊基层影像报告60余份,定期对基层影像技师开展线上培训,为的是提升基层诊断能力,减少误诊、漏诊。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基层机构通过5G网络上传医学影像报告后,由放射科医生判读,给出诊断意见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同样接收来自乡镇卫生院的送检样本。在临床检验中心,有一台体积庞大而运作精细的医疗设备——自动化免疫发光流水线,流水线包括轨道模块、进出样模块、接样模块、前处理模块、单机检测模块、封膜保存模块。
记者看到,装满血液样本的试管架被推入进样舱后,机械抓手提取样本并放置于不同的轨道,随后样本似一名名乘客,在全封闭运输轨道上,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被运送至不同的终点站,也就是各个单机检测模块,完成各自的检验旅程。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内,检验医师准备把样本放入自动化免疫发光流水线内
“流水线可对标本进行实时、精确、定位管理,全封闭运输轨道有利于维持检测体系内的环境稳定,确保结果精准。”该院检验科主任李奕萍说,检验后仅需 5分钟,检验报告就能回传至乡镇卫生院。此外,长轨道将各个单机检测模块相互连接,实现一次采集多次检验,可减少患者的采血管数。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郑纯胜
图:健康报记者 张丹
编辑:于梦非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