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遇到帕金森疑似病例,欲自学解决
“患者经济有困难,这样的情况持续半年了,也没舍得去医院看。云鹊医有没有帕金森相关的课程,我想了解帕金森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
几天前,云鹊医工作人员小葛接到来自山东省东营市东官庄村卫生室的李医生的电话,凭借常年与基层医生打交道培养出来的敏锐度,小葛知道如果有医生主动咨询某一门课程的详细内容,多半是遇到了棘手的患者。果然,在小葛的追问下,李医生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患者表情呆板,走路时身体前倾并且会越走越快。很容易忘事。睡觉时翻身困难,躺下就会脑鸣。这种情况已经有半年多了。我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例,无法判断到底是什么病。我劝患者去市里的医院看看,但是患者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子女又都外出打工去了无法陪同,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去看,这一拖就是半年多。”李医生非常焦急又无奈地说着:“前些日子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种叫帕金森的老年病,我猜想这位患者有没有可能得的就是这种疾病。云鹊医上有很多课程,我想问问有没有帕金森相关的,我想多学习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看能不能帮患者确诊一下病情,或者帮助患者缓解现有的症状。”
听了李医生的表述后,小葛被李医生这种一心为患者着想,努力为患者排忧解难的真诚所感动和感染到了,希望可以帮助到这位李医生。但是究竟要怎么帮呢?
线上联合问诊:针对基层“看病难”的解决方案
小葛想到云鹊医平台上不仅有200多万基层医生,还有17万等级医院的专家。其中不乏有各省市医联体、医共体的带头人。他们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能力为已任,经常会下沉到基层医院做专家会诊。上级专家通常会在县级医院进行会诊,有时也会去到乡镇卫生院,可是从来没有去村卫生室会诊的先例。听李医生的表述,患者已经80岁了,走路又不稳,无人陪同的情况下只能就近问诊。看来常规的专家下基层无法解决患者和李医生的问题。
“李医生,我为您找一位上级专家,通过在线语音或视频的方式与您及患者同步进行咨询和沟通,由您帮助患者做主诉,病情的细节让患者自己来补充,上级专家提供诊疗建议。您看可以么?”小葛继续说着:“这样可以免除患者舟车劳顿之苦,而且有您在身边辅助,上级专家能更准确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给出的咨询建议会更有针对性。”
李医生觉得小葛的方案不错,立即联系患者征求她的意见。当患者听说只需要在家就可以有等级医院主任级别的医生为他诊断病情,立即欣然接受。45分钟后,一次特殊的线上问诊开始了。一方是来自绍兴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朱医生,另一方是远在一千公里之外山东省东营市东官庄村的患者和他的首诊大夫李医生。
“李老师,你帮患者看下的眼球活动是否异常?”朱主任问到
“没有。”
“脚底做一下病理指征,看大拇指有没有上翘?”
“也没有。”
……
经过20分钟的详细问询,在李医生的辅助检查和方言翻译下,朱主任诊断患者的确患有帕金森病,并给出了明确的咨询建议,包括用药、检查建议,排除是否为颅内病变等。
据有关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会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尽管帕金森病已是一种常见慢病,但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情况却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平均需要用时超过1年,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治疗率也不到40%,更不要说基层地区了,很多偏远地区的医生和患者甚至缺乏对该疾病的基本认知。作为一名行医20多年的村医,这是李医生第一次接触帕金森病患者,在这之前他没有相应疾病的知识储备,无法诊断病情,更谈不上治疗。
事后的回访中李医生表示:“患者年事已高,子女不在身边,独自去医院很不方便。多亏了你们的在线联合问诊服务,很好的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及时确诊了这个病,真的非常好。只怪我对帕金森这个病不了解,没能诊断出来。如果能早点确认、早点治疗,或许病情的发展速度还有减缓一些。”李医生略带自责的语气令人动容,“哎......来我卫生室看病的患者都是乡里乡亲,有些还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长辈,我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药到病除,健健康康的。特别是那些留守的孩子、老人,家人常年不在身边,我一定要替他们的家人守护好他们。不过这次在线问诊过程中朱主任对病情的询问很详细,我从旁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对这个病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下次如果再遇到我就有诊疗思路了,感谢朱主任。”
在当前的基层医疗条件下,除了帕金森病还有许多疾病无法诊断并展开治疗。对疾病的认知、基层医生能力、患者经济条件、医院距离等因素,造成了基层地区居民患在某些疾病上“看病难”。面对这样的难题,作为一家深度聚集基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云鹊医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基层医生、患者、上级医生专家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上下联合问诊,让患者就近就能获得更专业的诊疗服务,让上级专家能在详尽的病情主诉基础上给出更精准的诊疗建议,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诊疗。
基层不仅“缺医”还“少药”
基层医疗的困难远不止于“看病难”,在后续沟通中,小葛从李医生处获悉,卫生室没有患者所需的药物——美多芭,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药。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一般县级医院会配置,但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因为不能诊断相关疾病,所以通常没有此类药品。现在确诊了,但是患者还需定期去县医院开药,依旧非常不便。的确,“缺药”是当前基层医疗面临的又一困境。缺药会导致患者流失,也会给基层地区群众就医带来不便,尤其是慢性病用药,患者确诊后,需要固定周期前往县医院开药,往返县城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也不利于县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这类问题最好留在基层解决。
“这个药您可以在云鹊医平台上为患者开。按照朱主任的用药建议,患者每天只需要花一块钱。”小葛告诉李医生,可以通过云鹊医app上的[找药]功能为患者开药,药品直送到家,省去了患者去县医院的奔波,更重要的是把患者真正地留在了基层。
“让优质医疗资源不再遥远”,云鹊医一直以此为使命,基层缺什么,云鹊医就给什么。送教育、送药品、送工具……一切都为了提升基层的诊疗能力,让基层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全民健康做出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