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同步召开。
本届论坛以“中国电影新基建”为主题,旨在讨论在当前5G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迅猛发展的趋势下,科技对电影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科影融合以及高新科技在电影行业的应用等。
在北京举行的主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多元化现代化电影技术体系,以及如何通过高新技术实现电影科技强国,各抒己见。
与会嘉宾表示,科技的每一次进步,对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认为,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大大提升了整个电影行业的产能与影响力,创作者的创意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与保障之下,更有可能得到完美呈现。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将驱动中国电影朝着精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副主任王挺表示,中国要实现从电影大国转向电影强国的目标,就要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要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让科技界懂电影,让电影界懂科技”,运用科技力量解决电影发展难题,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在上海举行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深化科技自主创新,新科技如何应用于电影行业等问题进行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科技和电影融合方面,出现的几大问题聚焦在电影行业和科技行业缺乏沟通交流,很多比较成熟的科技产品无法应用于电影行业,缺乏有效落地应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红祥认为,新技术想要和产业有效结合,首先要有一批跨界的人才,能够打通科技行业和电影行业的交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