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火丁教育家庭指导师:全面解析99%学前期孩子的问题
2022-01-10 10:59  浏览:226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现实中我们会观察到许多类似的孩子:刚入幼儿园就厌学、上课总管不住自己、不懂遵守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笨手笨脚、自理能力差、不会和同学相处、经常哭哭啼啼……

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水平就提前上学的结果。

其实,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

微信图片_20220108111757.jpg

了解学前期孩子的发展规律

学前期是儿童发展的初期,会充分体现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高速发展

学前儿童的发展,与其他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相比,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具有高速发展的特征。

当我们认真观察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时,就不难发现:1岁前的孩子几乎是一周一个样,3岁前儿童是一个月一个样,3-6岁儿童的变化则是一年一个样

第二个规律是:有顺序

儿童发展不仅具有方向性,还具有不可逾越和不可逆转的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现象的发生按顺序出现,心理发展的阶段也同样按顺序出现。

第三个规律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儿童身心各方面不是齐头并进地发展,而是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表现形式和水平都具有独特之处。

个体差异是客观规律,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第四个规律是: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从而是儿童发展表现出阶段性。

例如,儿童在开口说话之前,每天都在感知新事物,听成人教他说的词语,当语言的感知理解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就开始说词语了,产生了言语发展中的质变,即进入言语发生阶段。

微信图片_20220108111841.jpg

孩子在学前阶段应该学什么?

孩子的哪些能力是这个阶段需要着重培养的?

学习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首先培养孩子自己的独立。要让孩子独立穿衣,前期可以辅助一下孩子,让孩子有这个概念,后期就要完全放手。独立吃饭不要喂,我们可以让他坐在宝宝椅上,给孩子一碗适中的饭,让孩子自己吃。

学前阶段,相对于学知识,培养能力和习惯更为重要。

输入——观察力

观察就去看,认知世界的基础能力。

从孩子从出生开始开始把手边的东西往嘴里塞,到开始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都是在接受周围世界的信息。

输出——表达力

表达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说,一个是写。

学前阶段来说,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正常发育到这个阶段应该很爱说。

但是爱说是爱说,说话也有一个特点,说话有点乱,有些零碎,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所以学前的阶段不用追求说话太生动,更应该帮孩子去梳理表达逻辑。

当然在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还需要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处理各种接收到的信息:

逻辑能力:条理清晰思路严谨,处理信息有秩序。

动手操作:构建空间感的基础。

记忆力:是对知识的保持和保存。

空间想象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想象和相互转换。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律。

作为孩子,是在长身体的阶段,我们不可以整天让孩子虚度时间,整天让孩子玩游戏,玩手机。

要锻炼孩子的自律,这里面包括方方面面,如果大人整天玩手机或者是看电视的,那孩子就会有样学样的!

学前的学习,一定是要重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伴随成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共五册,分别为0-3岁版、3-6岁版、6-9岁版、9-12岁版及12-15岁版,涵盖0-15岁,帮助家长充分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指导家长如何在儿童营养健康、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环境健康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108112101.jpg

平时应该注意孩子的哪些表现?

1、去幼儿园的反应和表现

孩子对上幼儿园表现的很抗拒,有很强烈的分离焦虑,离开爸爸妈妈反应较大,这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却突然不想上幼儿园,就说明孩子在幼儿园过得不开心,让他对幼儿园产生排斥情绪。这时候,家长要及时去幼儿园了解情况,和老师进行沟通。

2、是否愿意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

平时家长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日常,通常孩子都会愿意和家长分享幼儿园里的一切。

如果孩子突然对家长的问题表现反感,不愿意说幼儿园的事情,家长就要留意了。

3、孩子的睡觉情况

从幼儿园回家后,孩子可能会出现睡觉不安稳、做噩梦的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孩子刚上幼儿园不适应。

但如果孩子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噩梦的内容和幼儿园相关,那说明问题比较严重。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孩子的吃饭问题

通常来说,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安排无需家长操心,但有一些特殊情况家长是要注意的。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吃饭表现的很饿的样子,说明孩子在幼儿园可能没有吃好。

这种情况家长了解事实的真相,查明孩子吃不好的原因。

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有很多,可能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胃口;孩子需要喂饭而老师因为人太多而顾不上等。家长找到原因后要及时解决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108112123.jpg

如何选择学前培训课程?

面对五花八门的学前培训课程,家长们应该如何选择?

首先,在学前培训机构的选择上,家长要知道让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以开发孩子智力潜能为主,还是兴趣培养为主。

例如:重兴趣培训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遇到的所有新鲜事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给家长发出一些错误的信号,让家长们误以为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潜能。

特长要发掘,兴趣要培养,其课程内容要根据不同育龄段宝宝的发育特点及智力特征,能够契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定向开发,满足“人际、语言、音乐、空间、逻辑、运动、自然”八大智能的综合发展,让孩子有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能够发掘孩子对某一类学科的敏感度,让孩子接受到更科学、更适合的教育为主,不要一味的重在知识的灌输,让教学更有效果才是首要的。

例如:少灌输教学

大多数处于学前儿童都会感觉学习太枯燥,对一些启蒙知识根本提不起兴趣,家长们也不知应该从何入手。在教学内容及方式上,要能够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壁垒,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现实中我们会观察到许多类似的孩子:刚入幼儿园就厌学、上课总管不住自己、不懂遵守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笨手笨脚、自理能力差、不会和同学相处、经常哭哭啼啼……

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水平就提前上学的结果。

其实,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

微信图片_20220108112140.jpg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市面上的培训机构众多,不乏会有个别机构打着低价幌子去吸引家长,殊不知其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并不达标,钱花了,课没效,还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时间,得不偿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be9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