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通不少学生家长反映称收到了“自家孩子”通过校邮件发来的求助信息。
“孩子在学校给我发个信息,很正常吧?孩子都说不方便手机了,那就只能用网络信息沟通啦!”
很多家长一看是自家孩子名字,连忙添加了上述联络方式,之后便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家长细细阅读了“培训通知书”,发现通知书中特别注明报名方式为家长亲自与报名处张主任联系。
对于如此高质的培训班,不少家长心动不已,再加上“名额有限”“补贴费用”,稍一松懈就联系上所谓张主任了。其中,也有想通过班主任老师了解具体情况的家长,这时候“孩子”却说。
潜台词就是,老师也首肯了,报名时间有限别犹豫了赶紧交钱。这骗子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遇上“孩子”突然要钱,家长一定要冷静!
“培训班”骗局揭秘
1、不法分子冒充初、高中学生,使用陌生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发送诈骗短信。
2、诈骗短信内会预先说明自己在上课不方便通电话、手机在宿舍充电、手机掉水里了等,暗示自己不能接电话,避免家长直接和子女电话沟通。
3、不法分子会在后续交流中明示交培训费、资料费的事情班级老师不参与,而是由学校指定“某老师”专门负责并留下联系电话,一旦家长单独联系“某老师”便会落入骗子圈套。
4、培训班的广告里会声称“名额有限”“择优选取”“限期报名”等,诱骗家长尽快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
1、教育孩子注意保护隐私
自己包括子女都是时刻保护好自己的QQ、微信、邮箱的密码,教导孩子避免在网吧等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使用自己的账号,并且需要定期更换密码。
2、建立亲人沟通暗语
即使子女、亲人的社交账号被盗或添加新的社交账号,从对方沟通的用语,仔细甄别究竟是否为本人,社交账号的好友避免用“父亲”“母亲”等过于明显的字眼。
3、时刻关注学校动态
当不确定是否能判断为本人,注意与同班级的家长分享沟通,了解是否有这类事情,及时向学校老师求证信息真实性或致电当地警方询问。
4、涉及转账务必谨慎
不要轻易给陌生账户转账,必须要通过当面询问、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确保无任何疑问才操作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