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科技特派员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层摆渡人
2020-09-14 15:31  浏览:190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不断谋求创新,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发挥特色优势,有效地与乡村振兴进行融合,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围绕队伍建设、阵地建设、项目建设等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路径,打造科技特派员志愿服务队伍,传科技,树思想,实现基层思想发展全提升。

一、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田间地头传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红山区科技局作为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之一,发挥特长优势,启动了“科技特派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一是吸纳大专院所、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涉农部门、涉农企业等单位科技人员,农村乡土拔尖人才、65周岁以内退休涉农专业技术人才、脱贫攻坚工作队成员、其它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专业技术力量组建“科技特派员”志愿者队伍,输送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二是与农业合作社对接并建设服务阵地,打造“科技特派员志愿者+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服务模式,以合作社为阵地载体和对接渠道,将科技特派员志愿者与农户紧密链接,科技特派员志愿者提供资源和技术推动合作社专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科技特派员志愿者推广志愿精神,助推文明实践

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以“传、帮、带”的思路模式使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向农村不断聚集。一是传承和推广志愿服务精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指导本土技术骨干,培养当地“土专家”、“返乡创业人员”等,已培养出本地“土庄家”5名。同时不仅使技术永远留在当地、长久服务当地,也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拓展科技特派员志愿者队伍,组建本地化志愿者队伍,以队伍聚拢更多人才,用志愿服务更好传授科学技术。二是打造线上咨询线下指导、线上点单线下派单的志愿服务模式,线上以“1对1”和“N对1”的对接模式通过电话或网络对农户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咨询,线下以“1对1”和“1对N”的模式组织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讲技术、解民忧,如将农作物在田里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以直观且易理解的方式向农户和农民讲解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三、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积极推动理论宣讲,实现思想引领

红山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始终将理论宣讲放在工作首位,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一是以科技特派员志愿者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理论政策等宣传宣讲服务,在确保每个农户至少掌握一门实用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将党的精神、政策理论、卫生健康知识、农业科技热点等内容进行宣传宣讲,切实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成就向农村基层传递,实现了农村基层群众“五提升”,即提升农民思想觉悟和民族团结意识,提升孝老爱亲和诚实守信意识,提升创业致富和拼搏奋斗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为卫生健康意识,提升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思想引领农村基层群众意识转变。二是科技特派员志愿者以“线上线下”多种宣讲渠道相结合的方式,以田间地头的身边宣讲、“牢记嘱托·守望相助”的宣传栏宣讲、乡村大喇叭的常态宣讲为线下主要宣讲形式,切实提升理论宣讲的深度。同时,借力微信、QQ、快手、抖音等线上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图文到视频、从群组到直播,从普通话到地方话的宣讲形式,将思想政策、理论知识等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农民群众有效链接,切实提升理论宣讲的广度,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三是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行宣讲。以合作社负责人王涵为代表的党员农户感受党的关怀,心怀感恩,主动以家庭为单位打造多个“党员微家”,将家庭作为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发挥党员带头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沿阵地开展理论宣讲。

以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田间地头传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理论宣讲实现思想引领为思路,找准文明实践与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共鸣点、共同奋斗着力点、根本利益结合点,强化服务与引领并行并重,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科技特派员志愿者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层摆渡人。(作者:王忠平、沈立伟、秦彦星)


发布人:cf65****    IP:101.229.1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