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几年一直有陆续在做这件事,之前是听了一位老教师的建议,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每天随意地写一点东西,写心情,写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上课或者摘录,每天都写点什么,内容没有太多的限定。我一听,觉得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马上就试行了。一开始上手也会比较困难,后来因为年级变化,就没有再试行了。
去年,我想在班级里推广作文报,读到了管建刚老师提到的每日素材,也就是搜集每天发生的新鲜事作为材料,印象中好像是5个。于是按照他给其他老师的建议,把名字改成了“每日吐槽”,在实施的过程中,最后约等于每天的小日记,一开始半面,后来是大半面。一开始学生一看见吐槽可来劲了,写得最多莫过于作业多,作业做不完,但是没有关系,会吐槽的孩子,即使是吐槽作业多,也能吐出花来。
随着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题材开发了出来,学生写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了,有写想象的,比如写自己的梦境,还有写景的,每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也会停下来课,让学生去观察天气的变化。夏天大暴雨的时候,有一次,雷声大作,整栋教学楼都爆发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叫声,对比楼下的低年级,楼上显得要安静一些,还是看着学生的握着耳朵,想叫又不好意思叫的样子,应该还是害怕的。课堂已经被打断,我们干脆把窗户打开了一些,看看外面暗沉的天,听听雷声,雨声,还有刹那间的闪电如白蛇划破黑幕布似的的天空,难怪总有人说有神仙在历劫?这可太像了。还有写和同学,和家人之间的事……后来,为了打开学生的视野,还拓展了新闻热点积累和评价。
学生一早交作业后,我会尽量在每天放学前批改完,将作业返还给学生,并在当天尽量利用一节课或者半节课朗读学生优美的语句、段落,有时候会点评,有时也请学生评,也会请学生自己朗读习作,在朗读中,其他学生会欣赏、会惊叹,也会学习。范读过的语句,不久会出现在其他学生的作文中。习作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只要能学有所用,那就是内化掉的内容。当然,我更鼓励结构上模仿,语言上的创新。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合适的写作期待。
吐槽本一旦发下来,班级就热闹起来了,大家都争相读其他同学的“吐槽”,有的学生还有了粉丝,甚至出现过为了争当第一读者,把同学的语文本撕破的情况。同时,在讲评作业时,我也借鉴过小赵老师的红黑榜和热搜榜等,通过学生吐露的心声,对班级的一些情况,开展主题班会,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安抚学生的心态,对班级管理作出调整等。
内容还待继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