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第九个中国房颤日:关注“心”声,从“防”开始
2021-06-07 11:34  浏览:32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全球房颤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人口基数众多的我国,房颤已成为新一代沉默的‘杀手’,且发生率逐年攀升。”6月5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栏目特别推出“中国房颤日特别策划——房颤消融手术答疑“的直播中,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楚建民教授如是说。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于心房的异常激动和多个折返导致的心房纤颤,简称为房颤。据楚教授介绍,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导致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并发症。此外,相较于欧美近80%的房颤患者都有规范用药和治疗的意识,我国民众对于房颤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较为薄弱,更有甚者认为房颤就是心慌,无需特别治疗,也因此导致了规范诊疗比例更低。

关注房颤,重在“防”

据“全球预防中风行动”专家组发布的《如何避免亚太地区卒中危机》的报告显示,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房颤患者数量已超过1,000万,且因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导致我国房颤的诊断率极低,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约有25%的房颤患者未接受治疗,让大量房颤患者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因而,楚教授在直播中首先强调,对已发生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抢救固然重要,但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注重心脏健康和常规检查,首先注重“防”,才是良好控制房颤疾病、避免诱发更严重的栓塞、心衰等症状的关键。

楚教授表示,对于一般患者而言,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慢病患者、肥胖、工作节奏快的人群,也需要定期作心电图筛查,尽早发现,早期介入治疗。

根据楚教授30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房颤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是内科保守治疗的一种途径,但长期服药,对身体还是有一定副作用;近些年,大多数患者选择微创的手术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手术医生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手术安全性已经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楚教授介绍:“目前最好的两种综合性手术是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影像引导等技术进步和手术医生的经验积累,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以下。目前房颤手术都是通过血管机、超声等进行影像引导,不断提高手术安全性。”

房颤消融术:基于高清影像设备的微创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子影像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发展。就房颤手术来说,射频消融手术已经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规治疗。楚教授在科普中形象地解释:“房颤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它通过穿刺,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能量‘像修电路’一样治疗心律失常。”

作为无需开刀暴露病灶的微创手术,房颤消融术全程在高清影像设备的监控下进行,医生可根据影像设备所反映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最大程度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并保证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房颤手术的精准医疗。以GE医疗在CMEF 2021期间推出了全新的血管机IGS Plus为例,依托强大的Edison数字医疗智能平台,IGS Plus搭载了全球领先的AI血管造影平台AutoRight,将人工智能技术切合到实际介入手术中,从影像链源头借助AI优化数据,实现低微射线剂量下输出呈现高清图像质量,满足围术期精细化要求,专业级的心内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临床。

左心耳封堵术:四维超声助力撑起绿色生命之伞

  对于因患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抗凝药物的患者而言,左心耳封堵术的出现无疑给予了他们更理想的解决方案,且术后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既免除了卒中危险,又避免了抗凝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出血并发症。楚教授介绍,左心耳封堵术是从源头拦截血栓形成,通过伸入血管的导管把封堵器输送至左心耳,完成‘落户’固定后的封堵器会像一把撑开的伞,避免血栓随血液在血管里四处游走。

传统的左心耳封堵技术是病人在全麻状态下,血管机设备引导下经导管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最近几年,随着心脏超声,特别是四维经食道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可对左心耳封堵手术进行精准指导,且大幅减少射线的使用,缩短术中操作时间。以GE医疗心血管便携超声Vivid iq为例,可在术前整体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术中实时清晰显示鞘管的位置,术后动态实时观察有无心包积液的发生,评估患者容量状态。

对此,日前完成了潍坊市中医院首例四维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的李杰主任表示:“四维经食道超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使左心耳封堵成为了更为绿色的术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少的射线暴露下进行左心耳封堵术。甚至,四维经食道超声可与ICE心腔内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强强联合,真正对房颤进行精准的对因治疗,提高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房颤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医患保驾护航。”

在直播访谈的最后,楚教授呼吁大众,关注更要关爱自身的“心”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避免长期熬夜、长时间看手机等电子设备,大运动量时更要关注心率变化,提升自我管理;老年人、尤其是75岁以上高龄及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则应把定期心率监测纳入日常。


发布人:5a4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