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台独”主张的理由
我藏有亡友王拓的遗著《党外的声音》(1978年9月15日初版本)。
在这本书里,王拓记录了余登发的一番话。
余登发说:“我认为‘台湾独立’,不论是新式的还是旧式的,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很明白的事,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应该统一才对。如果有人主张’台湾独立’,我认为是得不到国际承认的,同时又要在历史上留下背祖的臭名,这有什么好呢?”
余登发说这话的时候,台湾的“党外运动”方兴未艾。余登发是“党外运动”的老前辈,也是从“党外运动”筹组而来的民主进步党(民进党)的老前辈和中国统一联盟的老前辈。
总而观之、总而言之,当时的“党外运动”并沒有“台独”的倾向。它的代表人物余登发义正辞严地反对“台独”,它促成的民进党在筹建和建党初期也不存在“台独”的问题,它孕育的中国统一联盟则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统一。
近年来,我多次引述余登发的讲话、多次讲述台湾“党外运动”的历史,诚恳劝告民进党放弃“台独”主张。
在我看来,余登发早就提出放弃“台独”主张的两个理由。一是“不可能”,我用鲁迅的话而言之:“这正如一个人拔了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二是“背祖”,即背叛祖宗、背叛祖国。我劝告说,民进党放弃“台独”主张,不是背叛,而是回到建党初衷、回到创党前辈的立场上来。
我还补充提出民进党放弃“台独”主张的又一个理由:“台独”主张对于民进党有障碍的作用,它障碍了民进党的两岸交流。我指出,民进党内越来越多的务实理性人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障碍。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跑道上设置障碍?为什么要选择障碍跑、选择在障碍面前迟滞不前落后于人?
北方地区供奉土地公、土地婆的小庙常见有楹联曰:“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吾老矣,愿本着“十分公道”“一片婆心”的诚恳态度,再一次劝告民进党人为本党虑、为两岸关系计,放弃一无是处、一无好处的“台独”主张。只要放弃“台独”主张,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民进党“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