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在0.7%左右,高于全世界平均患病率的0.62%,14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约有200多万,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
对于自闭症的患儿,首先要注意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在儿童一岁以前,展现的行为有限,对其行为、发育状况观察后往往决定性诊断证据不足,而最明显的语言发展问题,也要至少三岁才能完全判明,所以最难还是“早发现”。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辨别孩子行为,西安中童儿童医院张焱主任推荐采取“四不”原则判断自闭症。
简单来说“四不”就是当儿童存在“不理”、“不看”、“不指”、“不说”的情况时,就要怀疑是否孩子已经患有自闭症。国内的自闭症研究团队通过跟踪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四不法则”,目前已经成为了家长们自查自检的方法之一。
张焱主任
不理
即孩子对家长的呼唤没有应答,这个应答包括了回答的声音、转头的动作和抬起的眼神。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身上都有这个特点,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基本对外界没有回馈,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异常缺乏信息传输能力所导致。
不看
在与自闭症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很少看到他们主动和你进行“对视”,基本也不存在目光接触,这是自闭症患儿最大的特征。相比于远距离的呼唤,家长近距离、主动的交流仍不能获取到孩子的目光,对发生于面前的逗弄也没有反应的话,就要小心孩子的自闭症倾向。
帮助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不指
正常孩子遇到新奇、喜欢的东西都会伸手抓取或用手指,但自闭症孩子动作语言非常少,感兴趣的东西几乎没有,更不用说主动地进行索取。一般来说,自闭症孩子兴趣狭窄甚至没有,行为比较刻板、呆滞,指人指物的动作不存在发生原因和条件所以很少发生,这样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
不说
自闭症患儿在语言发育非常迟缓,能力差,进步慢,部分孩子甚至终身不具备语言能力。由于孩子通常在三岁左右才初步构建语言能力,所以一些机构也认作“不分享”。单纯的语言能力较差的孩子会通过蹩脚、不完整的话与他人交流、分享物品和情感,而自闭症儿童的不说话则是以“不分享”为基础,兼有语言能力低下的情况,所以家长们需要对此进行区别。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的老师引导孩子说话
除了了解“四不”原则,对孩子自查自检外,张焱主任还指出,自闭症虽然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在治疗的积极性方面仍有很大差别,一些家长不远相信孩子的病情,或对康复机构缺乏信任,导致病情一拖再拖,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及时挑选合适康复机构,积极治疗干预,不仅能够帮助自闭症部分恢复健康,降低照料难度,减少给家庭负担,还有可能形成孩子长期的自理能力,促使自闭症儿童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