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什么是价值投资?——我眼中的哈姆雷特(卷爸书房开张以来最有价值的文章)
2023-10-16 13:37  浏览:92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本文为你提供一个卷爸的解读视角,但不负责正确。

笔者将会弃用“三年一倍”估值法,注意笔者推翻的是估值方法,不是人,在我学习投资的过程中,老唐的文章对我有过诸多价值。

笔者不准备在未来估值和企业研判中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在于:

1. 适用面过于狭窄。

如果我们按企业的增速去匹配买入点后,可以发现,三年一倍模型中,对于25-50%的高增速企业,PEG小于1,而对越低增速的企业,PEG越大,所以这个模型对低增速企业完全无法适用,会导致在对符合三大前提的低增速企业估值时,合理买点异常的贵,我认为这是一个PEG模型。无法满足现金流折现的要求。

2. 过于依靠增长,安全边际不足。

在巴菲特历年投资情况整理中,卷爸发现巴菲特要求的底线回报率是10%,而该数值和资本长期平均收益率相当,这应该是任何投资追求的回报底线。同时,对企业的买入辅以安全边际,在判断无误的情况下,安全边际会以利润的形式反哺到投资收益中。

在三年一倍的估值模型中,由于适用范围为25%以上高增速企业,而高增速的长期持续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假设3年满足了高增速,可能因为之后的增速降低导致回报率不足。

3. 开始学习巴菲特。

巴菲特的思维要点就是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看到之前可能需要跨过万水千山。

自此,卷爸的投资估值方法进化为我理解的巴菲特,相应标的,需要更长的时间调整。

在此,感谢群内维持一个月的大辩论,感谢老师A的真知灼见,附链接,需要前后通读。感谢群友的问题,尤其是今天中午的老师B,一个问题,帮我打通了任督二脉。

XF008 与群友争论两天、对老K估值法的思考

「 我眼中的巴菲特 」

当我们谈“价值投资”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事情吗?如果它是同一个事情,如何清晰表达它?

这是群内某老师的提问,而卷爸的回答简单明了,就是现金流折现,这是科学部分,在数学没被证伪的前提下,这是永远正确的。

而对于艺术部分的理解,就比较难了,毕竟法无常法,但是巴菲特的一篇演讲,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格雷厄姆-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们》,归根结底,只要遵循价值投资底层规律做事情,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并不重要。

接下来,就是卷爸打通任督二脉的过程:

老师B:这两处觉得还是很值得商榷。巴菲特好像表达过以无风险收益率为锚。老段对投资就一句话,现金流折现。

卷爸: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的科学部分可以表达为现金流折现,因为这是数学,在数学没有被证伪的情况下,没有争论的空间和余地。

艺术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是3年、10年还是100年,每年的自由现金流到底是多少,是1亿、5亿还是10亿,企业中长短期的自由现金增长速度是怎样,是3%、8%、15%抑或是-50%,是艺术。

散户乙和老段,都从多少年收回成本的角度去考虑所投资标的合不合算,这在他们过往的雪球中有记载,其中散户乙明确过10年。从而我在想,巴菲特是不是也用10年的标准,后来在书中发现,巴菲特说如果没有10%的回报率,他宁愿不投资。而在整个巴菲特的中期,他要求的回报率是15%。

10%的回报是对期望回报率的锚定,无风险利率是对估值的锚定,所以这两件事是平行世界不冲突。

另外我有个感触,虽然无风险利率会显著影响市场的估值,从而影响股票的收益。但是巴菲特在投资的过程中,从来不拿无风险收益为锚,就是说,他不看市场,只看企业。

巴菲特在曾经的文章中分享了两个17年跨度的投资市场情况,老师C分享过。

两个17年跨度GNP增长和股市增长的对比,其中第一个17年GNP增长3倍而指数几乎没变,其一在于利率的提高,市场估值的锚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高利率导致折现值大大降低;其二在于企业的利润和人心,高利率期间,人们对于企业利润的预期不高,企业利润并不好,但GNP仍然快速增长,这个时间段利润占比GNP大概4%左右。在第二个17年,利率大幅度下降,利润占比GNP大概6%。

高利率就是导致盈利状况差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对比一下在这两段的市场期间,巴菲特怎么投资的?

你会发现巴菲特的投资,都是和企业的背景情况息息相关,他并没有看无风险利率高了,会不会影响估值,他的投资背景很简单,就是企业的出价,具备安全边际,和市场给多少的利率没有关系。

比如1988年9%的无风险利率下,巴菲特在14.7-15-21PE三次买入可口可乐,如果按这个无风险利率考虑,21PE买入,疯了吗?

再看买入可口可乐的结果。

10年11倍,市盈率3倍,利润3.5倍。接着后14年仅增长10%,可乐利润14年增长2.6倍,估值下杀65%。

可见大企业长期增长实为不易。

这里边涉及到一个背景,就是巴菲特所有的投资都要放到那个历史背景中你才能看明白,公司与百事竞争陷入困境+市场黑色星期五,又是DOUBLE KILL,才出现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才有机会买入。

第二个背景就是可乐开始进攻全球好多国家,比如中国,这个的结构性增量是当时显而易见的。巴菲特的投资不是不看行业,在很多投资中,他都有考虑结构性增量这个问题。

所以说,巴菲特根本不看估值,他看的是价值,是价值和价格的差异。当你谈估值的时候,就已经错了。

假设10年后,无风险还是9%,对于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没有变化,10年3.5倍,达到了他的利润预期或者说超过了10%的底线回报,3PE的上升是意外,不在巴菲特的考虑范围内。

如果没记错,老K在40-50PE买了17%的腾讯,所以说老K的办法和估值有关系,巴菲特的办法和估值没有关系。老K和巴菲特不是一个套路的原因就在这里。

老师A:“找锚”这件事本身就有问题。拿一个锚去估值,就是赚市场先生的钱。投资跟估值的锚一点关系都没有。所谓的锚,也就是影响利润的折现率。

老师D: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异,也要对比其他资产。

卷爸:这是选择的问题,是机会成本,不是投资的问题。

卷爸:昨天我想让某老师帮我计算的,一个永续折现模型,我是想知道,到底多少的增长,可以抵得上老K的三年一倍,也就是说,老K在多少准确率下,可以达到巴菲特模型。

12.5PE,3.125PB,26%ROE买的喜诗糖果。这是巴菲特为成长付费的起点,用数学计算,同时考虑新增利润需要新增资本的支撑,书中计算,相当于巴菲特给了喜诗糖果一个5%的永续增长率。

那么25-30PE的买入,我算不出来,这个永续增长率会不会高到10%,如果有这么高,那么三年一倍就完全是一个悖论,因为树涨不到天上去。我之所以这么研究,是想指导自己的投资,而不是证明对错。

而老K的三年一倍,是符合三大前提下都可以这么做。但看看我EXCEL中的三年一倍就知道了,低增长率用这个模型,比如3.5%,PEG到达了4。从0-100的增长率,这里边就是一个抛物线,老K只适合黄色部分,所以这是一个PEG模型。

PEG是啥,不就是预测增长吗?一旦预测错了呢?

期待价值回归,那不就是把市场先生只可以利用,不可以预测放到脑子后边了。

另外,在《巴菲特的估值逻辑》中,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任何人连续阅读也会发现,就是巴菲特一直在进化,他没有在任何地方停留。

如同我回顾的那些著名案例所折射的,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生涯,并没有定义在某一种投资形式或投资策略上。从1957年开始的最初投资合伙制到今天,他的投资方式显然是在不断演化精进。回溯那些具有不同投资特征的历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演进内涵。

说巴菲特早期是烟蒂股思维,那是不对的,在桑伯恩地图公司、登普斯特公司或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就可以看出,这里除了烟蒂,还有成长思维,还有质量思维,这些其实本身就在巴菲特的脑袋中,他并不是遇见芒格之后推翻重来了。

就像老师A说的,你自己做到99%然后别人帮你悟道1%。所以芒格帮助巴菲特认清优质公司的部分仅有1%,不是芒格植入了一套新的思维模式,当然,这1%至关重要,就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就好像费雪那句话适用在任何场合,啥都是一连串事件的延续。

而且巴菲特不断在学习,不断在阅读不同公司的财报,不断在市场上找机会。

这里谢谢老师B,是你的问题帮我走完了最后1%,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投资就是买企业了。

老师A:市盈率是个障眼法。PE(市盈率)是障眼法

老师E:估值里的现金折价和无风险收益率有关吗?

卷爸:在数学模型中有关系,在考虑企业的时候没关系。所以巴菲特和老段才会说,你一拿起笔来就错了。

老师E:会计学中,在进行估值时,折现率应当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我理解的是选择方向和标的时,不用拿起笔精确的计算。但这个估值还是要考虑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也会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心里,也确实会影响折现。但是没必要精确的计算出到底该值多少钱,是个范围。

卷爸:你看,你这不还是在看市场先生的脸色,和企业有啥关系。你投资的是企业,不是市场先生。

当然,你这么算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你要有坚实的底层逻辑。就比如巴菲特,也做汇率预测,并且我没记错的话头寸有上百亿。

老师E:我们投资的是企业,大家也是看市场先生的脸选择买点和卖点的。市场先生确实存在,只是你用不用看他的脸色,取决于你投资的钱是不是要拿出来用。不管市场先生怎样,折现都跟无风险收益率有关。

卷爸: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当你按巴菲特的思维买企业的时候,你大概率是必然赚钱的,无论市场先生怎么样。

因为在你的投资里没有为市场先生出价,所以你就不必看他的脸色,你只需要看企业的脸色。但是如果你的出价里,给市场先生作价了,那当然要看他的脸色。

另外钱在一年就要用,那和投资企业本身就没关系。企业发展的逻辑不是即开型彩票。用A逻辑去匹配B事物,不就是九品芝麻官里用前明的剑来斩大清的官嘛。

老师E:买点和卖点必然要看市场先生。巴菲特也不会在奇高无比的时候去买一家企业。

卷爸:巴菲特不会在奇高无比买,正是因为他不想看市场先生的脸色。

老师A:我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老K给了一个简化定量的方法,这个方法容易被理解而且找到缺点,有点像西药有具体功效,也有副作用,巴菲特的方法没有具体定量过程,所以重在解释,有点像中药。

卷爸:这个解释他们的底层体系是一样,但实际上,老K和巴菲特的底层逻辑是两套,老K的体系和方法,和巴菲特无关。

当然,从情感上还是理解上,大家比较难以接受而已。幸好我的性格中没有这个基因,所以也可能是我发现比较快的原因之一。当然,这都是我的理解,不是在辩论对错哈,我中午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真不敢相信。

我理解的发菲特是这样:

1. 搞懂理念  

2. 巨量刷题,而且尽量刷可以有复利的题目,就是行业不会消失的题目。

3. 看准机会下手。

4. 不断尝试不同的物种,比如巴菲特的第一次套利,在股东信中写的是WORKOUT,练手的。

但是这真需要巨量的时间。目的不是搞懂理念,是要赚钱,赚钱的前置条件就是刷题。

老师F:这个总结的挺好。搞懂理念,巨量刷题(分析企业),看准机会下手(大概率是低估时候下手),不断尝试不同的物种(拓展能力圈)

老师B:一个饭店一年赚取自由现金流10万,可以确定能一直这样赚下去,利润也不会增长,一年就赚自由现金流10万。

1.按照10年回本的话,那么这个饭店合理估值10×10=100万。

2.如果按照自由现金流折现的话,把饭店自由现金流看做一个债券收益那么合理估值是10×25=250万。

哪个更合理呢?

老师C:这个问题,其实把选择1和2去掉,直接问更直观:一家每年赚10万的饭店,100万收还是250万收?

老师甲A:厉害,这是真懂了。股市不过是多了个报价的机制。不能因为每天有人在耳边喋喋不休报价要把我的饭店买走,我就愿意花250万去买下来。话说回来,不是花100万去买下来才是价投。花250万买下来也可能是价投,如果你期望的回报率是4%的话。

老师G:如果是这样简单,那我也自认为懂了。

卷爸:就是去掉市场先生,然后再去给企业估值,就这么简单。只看企业脸色,不看市场先生的脸色。

老师A:没错。所以千万不要把10年回本当成是价投。所以老师H前面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回报率多少是看自己的期望值。

老师E:接下来要找到真正的自由现金流。如何排雷,如何找到护城河......这些我理解才是真刀真枪。

卷爸:巴菲特一年读1000份财报。

老师A:理念只是基础。不是投资成功的充分条件,还要懂商业。

老师D:关键是怎么判断这是10年能稳定盈利的餐饮店,会不会明年倒闭都不好说,能找到10年确定性的企业已经没几个了。

老师A:是的。所以说PE不是看去年的利润,是看未来的利润。投资难就难在对未来的判断。我觉得投资挺难的,不是懂点理念就行。

“三大前提”的思维有问题就在这里。把“利润可持续”当成提前。这哪里是前提,这应该是整个投资的核心,是最关键的地方,不能这么随便。

卷爸:大家接下来可以一起探讨商业逻辑了。

发布人:1c6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