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我爸过几天就会回来!”父亲灵前,6岁男孩唱起一首歌
2022-07-12 19:21  浏览:302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抖音@我们的天空

“你说不用害怕,你说很快回家

这次回来了,却盖上国旗啊”

六年前

在远离祖国的南苏丹红土地上

中国维和步兵营位于

难民营4号哨位的步战车

被一发炮弹击中

就在两天内

我们的维和战士李磊和杨树朋

因伤势过重

在全力抢救后还是停止了心跳

“咱当兵的,就得时刻准备上战场”

2016年7月10日

非洲国家南苏丹首都

朱巴市区持续发生交火

当地时间18时32分

一发炮弹正好击中中国维和步兵营

位于难民营4号哨位的步战车

导致正在执行任务的7名士兵受伤

2016年7月10日20点43分

李磊,一位乐观、阳光的小伙子

将自己的青春定格在22岁

7月11日9点

四级军士长杨树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杨树朋也只有33岁

两名中国维和战士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永远定格在了遥远的南苏丹


我在杨根思连当了十多年的炮手,把我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里,将来有一天我退伍了,也要把我的儿子送到部队当炮手。——杨树朋


“假如一天我不在了,你们会想起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茫茫人生中的过客。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起我。”——李磊

杨树朋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咱当兵的,就得时刻准备上战场

本事孬了可不中”

2015年,接到南苏丹组建维和部队任务

杨树朋、李磊

他们第一个向连队递交了请战书

在请战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杨树朋看来

当兵15年,趁着还没退伍

跟着连队出国维和

也算是给自己的军旅生涯

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赴南苏丹执行任务后

为了保护当地难民的安全

杨树朋和所在连队的战友们

经常在生死之间游走


2016年7月10日

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

再次爆发激烈交火并展开拉锯战

交火位置直逼中国责任区

原本不用参加当日执勤任务的杨树朋

亲自找到连长奔赴哨位

在生死线上连续奋战了11个小时


当地时间7月10日18时39分

杨树朋所乘装甲车突遭炮弹袭击

杨树朋身负重伤

医生一直在对他进行抢救

他一直在咬牙坚持

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没有叫过一声疼

一名陪护的战士在他耳边呼唤打气说

“老杨一定要坚持下去

嫂子和儿子杨一鸣还在家等着你呢”

也就在这时

硬汉杨树朋才第一次流下了一滴眼泪


7月11日9时24分

杨树朋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而这时

距离他退伍返乡与父母妻儿团聚

只剩下不到5个月的时间

“这个生日礼物太大了

愿所有战友平平安安”

“哨位,就是战位”

李磊自连队担负南苏丹联合国营区

17个哨位观察警戒任务后

他累计执勤超过1020小时

身为值守弹药库的16号哨位哨长

他每天穿戴20多公斤防护装具执勤

无论骄阳似火、大雨倾盆

还是险情突发、枪声四起

他都毫无畏惧,始终坚守岗位


▲2016年5月26日,李磊在难民营与南苏丹小朋友合影。付晓飞摄

2016年7月8日

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爆发激烈交火

中国维和步兵营第一时间进入一级战备

这一天,正好是李磊22岁生日

当时,李磊所在的步兵一连担负

1号难民营警戒封控任务

他一直坚守在难民营内

期间很多难民试图翻越围墙、冲撞营门

他都带头冲在前进行阻拦

7月9日执勤结束后

他通过微信朋友圈留下人生的最后感言

“这个生日礼物太大了

愿所有战友平平安安”


7月10日18时39分

李磊所乘坐的105号步战车

突遭一枚火箭弹袭击

他受伤最重,头部、胸部多处被弹片击中

最终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我这辈子就交给党了”

这是李磊留下的最后遗言

“我有个梦想,是从军报国”

18岁的杨树朋如愿以偿被应征入伍

还被分到了拥有着“红色基因”的杨根思部队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的英雄传人

这一干就是整整15年


刚来到连队杨树被列装的步战车深深吸引

他对班长提出“我要当炮手”的心愿

做好一名“神炮手”

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素质

还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为了尽快练好专业

仅有初中学历的他每天一有空

就抱着理论书籍进行研究

在对狭小的炮塔空间

“夏天像火炉、冬天似冰窖”的恶劣环境

他一坐就是一两个钟头不挪窝

功夫不负有心人,入伍第二年

他就顺利通过了一级射手考核

此后,连续十年在部队组织的炮手专业

比武考核中摘金夺银,

年年被表彰为“神炮手”


12岁那年李磊

父亲因病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打小就有一个从军报国的梦想

2011年,如愿成为杨根思部队的一名战士

入伍后,李磊刻苦训练

很快成为一名综合素质

全面过硬的优秀士兵

2012年3月

他被选送到原济南

坦克修理工训练大队学习

结业考试期间

他被教员选定当助教

成为同期学兵中唯一

一名助教和免考学兵

2014年

在“跨越-2014·朱日和C”对抗演习中

他担负一个梯队92式轮式步战车底盘维修任务

成功保障了梯队远程机动1500公里

排除大小故障160多处

2015年

他参加旅“杨根思杯”岗位练兵比武

夺得冠军

“他生前没有把这三个角色当好

我们替他来完成”

一百多条汉子列队

站在杨家大门前齐声大喊“爸!妈!”

这一声“爸妈”

不知喊哭了多少人

杨树朋和战友在维和战场

随时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同时也约定好

万一谁回不来

他的父母和亲人就由战友来照料

杨树朋牺牲在维和战场

战友们按照约定照料着他的家人


逢年过节或者休假返乡

战友会先去杨树朋爸妈家里坐一坐

他们还约定每隔五年

要请二老回连队看看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

战友们也是一直与树朋的家人

保持着沟通联络

就像杨根思连现任连长王震所说的那样

“他是一个好战士,但可能不是一个好儿子

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生前没有把这三个角色当好

杨根思连所有官兵就替他来完成”



“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李磊的几名战友休假回家

都会专程过来探望

考虑到李磊家中没有足够的劳动力

蒲江县复兴乡成立了党员帮扶队

帮助他们打理家中种植的果树

县民政局为杨彬申请了抚恤金

还时常派人来探望


▲李磊战友李伯利收拾行李看望李磊母亲

家里还免费接通了天然气

“八一”“十一”等节日

当地人武部的领导还专程上门看望

听着一个个好消息

李磊生前所在连队指导员骆晓杰

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看着在民政局帮助下修整一新的房屋

他对杨彬说:“妈妈,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我长大想来这里当兵!”

杨一鸣在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

面对爸爸的遗像,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爸爸,我以后也要当兵,像你一样当英雄”


杨树朋牺牲后
年仅6岁的儿子杨一鸣 在父亲灵前唱起了 最喜欢唱的那首歌“强军战歌”

对于杨树朋的儿子杨一鸣来说

那身军绿,是爸爸留给他最深的印象

他称呼杨树朋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为“爸爸”他把穿军装的人当作最亲近的人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还不懂得父亲的牺牲意味着什么

“烈士”这两个字又是怎样的含义

然而,军人的责任、担当、赤诚、勇敢

却在孩子坚定的眼神中显得无比清晰


‍问:你知道爸爸怎么了吗? 杨一鸣答:死了! 问:你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吗? 杨一鸣答:就是牺牲了! 几秒后...... 一鸣补充道:没关系,反正他几个月之后就回来了。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部队

把忠诚留给了祖国

把思念留给了家人

我们应该记得他们

记得他们的付出

记得他们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有人问

如果还有出国维和的机会,你还会去吗

“我的选择是我还会去”

“再有下一次

一定会再签上自己的名字”

“只要祖国有需要

我们会打好背囊立即出发,毫不犹豫”

致敬

那些还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

愿你们的每一次任务

都能平安归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央视军事、央广军事、中国军事,中国军网,抖音@我们的天空


发布人:a3e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