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克服一个个极限考验,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管理,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施工建设的青岛地铁4号线07工区,也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通过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助推项目提质增效。
为推动科技攻关,该项目向上级申请挂牌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项目施工生产,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开展施工、测量、试验技术培训、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等活动,带动全项目人员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创新创效,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
“成立‘创新工作室’不是花架子,我们要切切实实取得实效。”该项目总工程师任大广说道。
创新工作室取得的实效肉眼可见。
该项目劲松四路站位于劲松四路与辽阳西路交叉口东南侧,B出入口通道横穿辽阳西路,穿越段覆土厚度约6米。此处为富水沙层,地下管线多达14条,道路交通繁忙,无法实施管线迁改、道路调流,且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安全风险极大。面对重重困难,“创新工作室”成员加班加点研究对策,列出实招。最终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创新采用更为高效安全的顶管法施工。最终青岛地铁首台顶管机始发成功,该工点的施工工期也由原来的1年缩短至6个月,这一成果引来了业内大量的人员观摩学习。
据悉,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进度,该项目先后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管线迁改种类多等问题,建立“安全智慧化平台”“绿色智慧工地”系统,自行研发设计出山东省首个“移动环保大棚”获得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一等奖,文明施工和安全标准化等各项工作处于全线领先行列。该项目先后获得“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青岛市优秀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先进单位” “进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下一步,该项目将继续鼓励和支持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发挥才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以“小创新”展现“大作为”,以科技动力助推项目施工生产。(万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