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培写作业。开学已经1个多月了,可我们这个一年级的娃到现在还没进入状态,无奈,我只能开启了每天陪写作业的生活。
片段1:
妈妈,这个题怎么做?
读一读题
“画一画,填一填”。
“会做吗?”
……
10秒之后
5-3=2,这里填2.
题目中还让你画一画,怎么不画呢?
画什么?
……
每天,都是在这种痛苦和煎熬中度过。我想不通,明明那么简单的问题,他怎么就不会呢?可再看看题目,也确实有些模糊,既没有给出范例,也没有说明具体在哪里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就会有些困难了。当然,这也反应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只是关注于某一个单项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对这些知识技能的整体把握。
例如像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仅满足于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并正确计算,可对于初次接触加、减法的孩子来说,图式的对应更为重要,学生不经能够根据图抽象出算式,还要能够结合情境说明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具体意义,通过这种图、文、式之间灵活自如地转化,帮助学生理解运算 意义,建立运算的基本模型。
片段2:英语听力:要求选出所听到的那句话,并打“√”
第2题:妈妈,这里没有mouch.
结果,从第2题开始,直到第6题,全都跟不上,做不出来了。
根据我的观察,此题做不出来最大的问题是:不是听不懂,而是根本不知道做题的规则。
第1题的两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在第一个选项,因此,他听到的和他看到的正好相符,正确率自然就比较高。
但第2题为什么做不对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选项的分布方式与第一题有所不同,这里的两个选项,不是上下排列的,而是横着排在了一行上,这让那些定势思维的孩子很容易搞混;
2.此题的正确答案是在后面那个。于是,当孩子从前面这个选项中找不到正确答案时,他们就会有些着急,结果是越急越糊涂,越糊涂越急,结果可想而知。
3.从我观察来看,他在做这个题目时,手一直是遮着右面一部分的选择项的,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右面的选项也是题目,于是他的眼睛才会只盯着前面的那些选项,因此也才会出现他找不到答案的现象;
一年级的教学,很多人都认为简单,可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以做好。一年级的孩子,受其其心智、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会有很多在我们成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行为。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地观察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从而了解孩子这些错误背后的原因。当我们真的用一种研究的眼光看孩子的这些行为和错误时,我们也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习惯了用经验来评判,我们也习惯了用优秀的孩子的表现来评判所有的孩子,可孩子毕竟是孩子,正是有了这样不同的差异,才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意思,才让我们的工作更有价值。
片段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已经练习了两天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究竟是要用哪个量除以哪个量。一开始,我认为是找不到相差数,结果从作业的反馈来看,原来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根本找不到单位“1”。特别是对于“超产了几分之几”这类表述不完整的题目,很多学生就直接懵掉了,尤其是当问题中再出现“实际超产了几分之几”这种表述时,更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将“实际”当做了单位”1“。
其实这也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不理解实际超产几分之几的真实意义。这应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对于实际超产了几分之几,简单地分析一下,应该能够想到是实际比计划超产的,因此单位“1”应该是计划;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对于实际、计划这样的词语不熟悉,从而导致错误;
2、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常常会出现“读题(甚至是瞄一眼题)后提笔就写“,”根本就没有思考和分析,会与不会全凭感觉,对与不对全靠运气。其实,这也与我们日常教学中,过度关注答案,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有关。因此,数学学习,一定要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等方式,将内隐的思维外化为语言、动作、图示、算式等,从而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