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大墙故事|心存侥幸,让他一无所有
2022-12-17 09:19  浏览:310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年少时家里条件贫困,他吃了不少苦,即便如此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学了一门技术。后来,他拥有了自己向往的稳定生活和温暖小家,可是,当遇到钱的诱惑时,他没能坚定立场,心存侥幸踏上歧路。

运气不好、遇人不淑、命运不公……这是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人员萧闯(化名)为自己犯罪入狱找的理由。可他真的是被“命运”推着走上了犯罪之路?青浦监狱的心理咨询师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从与萧闯的第一次谈话中,咨询师就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

坎坷的童年不堪回首

心理咨询师初次见到萧闯,是在他新收入监的当天。萧闯个子不高,有点胖,表情明显抑郁,显得有些消沉。不像其他贩卖运输毒品服刑人员,萧闯对自己的案情交代得很清楚,但同时语气里却有浓浓的无奈与绝望,尤其当谈到家人时,萧闯抑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萧闯对案情的坦诚和内心的细腻敏感引起了心理咨询师的关注。在一次次谈话中,心理咨询师逐步了解了萧闯复杂情绪的由来……

萧闯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对于才几个月的萧闯来说,这件事的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他也是长大一点后才听说母亲是在和父亲吵架后自寻短见的。萧闯大约6岁的时候,父亲组成了新的家庭,萧闯有了继母和一个弟弟。

萧闯觉得继母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坏,但也可能是因为母亲去世太早,他根本不记得母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不过,萧闯知道每当有好吃的、好玩的,继母总是会先给弟弟。

萧闯与继母的关系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萧闯看来,父亲脾气很差,对他的教育就是打骂,很少有耐心听他的想法。

萧闯至今记得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时萧闯还在念小学,一天放学后,他刚进家门,父亲就厉声让他跪下,问他知不知道错了?萧闯一脸莫名其妙,父亲却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顿打。原来,奶奶的20元钱不见了,父亲怀疑是萧闯偷的。

萧闯很冤枉,他解释自己并没有拿过钱,但父亲不相信,见萧闯不承认就继续打。萧闯害怕极了,胡乱承认了下来,谁知父亲打得更厉害了。

那一刻,萧闯对父亲“绝望”了,他觉得父亲太霸道,母亲因为他去世,家里其他人也不敢忤逆父亲的意思,可父亲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萧闯与父亲的关系多年来就这样冷淡着,父亲去世时,萧闯也落了泪,可后来想起父亲,他再也没有哭过。

除了与家人的关系冷淡,萧闯还要承受因为贫穷而产生的压力。学杂费交不出、穿的是别人穿旧的衣服,还要在家人忙着干农活的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家里大人都在田里干活,我10岁左右的时候长得矮,只好站在凳子上,自己学着在灶台做饭。自己吃好还要送到地里去。”萧闯回忆。

上初中后,萧闯更明显地感觉到因为穷而产生的自卑感,他的学习也一般,思来想去,在初三那年,萧闯辍学了。早点赚钱,是萧闯当时的念头。

也曾有过幸福安稳的生活

因为小时候就常给家人做饭,萧闯离开家乡来到大一点的城市后,本来想找一家饭店学厨师,可饭店看他年纪小,拒绝了他。这一下给萧闯泼了一盆冷水,自己该去哪呢?恰巧在路上,萧闯看到有修车店招学徒,管吃管住,一心想学一门手艺尽早自力更生的萧闯就留下了。

不料,刚学了两个月,家里突然传来噩耗,萧闯的父亲罹患重病。萧闯匆忙赶回家,父亲已经去世了。不久,继母也提出要回老家,后来因病去世。除了老房子,萧闯没有了“家”。

处理完家里的事,萧闯继续学修车技术,因为认真肯学,他“出师”了,还被一家企业“挖”了过去。

在新单位,萧闯工作努力,被提拔为主管。后来经人介绍,萧闯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家的条件不错,她没有介意萧闯的家境,而是看中他为人实在、努力踏实。就这样,萧闯和妻子结婚,有了自己温暖的家。

2010年,萧闯和妻子有了第一个孩子,家里的开支增加了,萧闯为了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不断努力着。这时,有亲戚有意将自己在深圳开的五金店转让给萧闯。和家人商量后,萧闯他们决定去闯一闯。

在深圳的6年里,萧闯本本分分地经营着五金店,也赚了一些钱。每次过年回家,看到听到的都是邻居的羡慕和赞美,都说萧闯比那些有爹有妈的“啃老族”上进多了,是村里年轻人的榜样。

然而,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及,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差,萧闯的五金店也受到了冲击。看着生意实在经营不下去,2016年,萧闯将店铺转让,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回到了老家。

在回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萧闯一直在寻找商机,可一切并不是那么顺利。

心存侥幸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有一天,邻居张萍(化名)找到萧闯,说有一桩生意不错,要和他一起做,“只要出钱就行,别的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只用等着分钱。”

什么生意那么简单?萧闯疑惑。原来,张萍认识的朋友在贩卖毒品,对方告诉张萍,有买家需要毒品,张萍可以从中赚差价。张萍心动了,但他没有那么多钱买对方的货,于是想到条件不错还一直想着东山再起的萧闯。

萧闯喜欢交朋友,也讲义气,但他听到做的是毒品生意时犹豫了,“听说会判刑,而且判得很重。”

张萍向萧闯保证,买和卖都由他自己处理,即使出事了也跟萧闯没关系,萧闯只需要出资入伙。

听到张萍的一再保证以及高利润,萧闯心动了,他出了8万元给张萍,由张萍从上家处买来毒品,再一起把货送到买家所在的城市。第一次,他们非常小心。萧闯在前面开车,张萍带着毒品开车跟着。万一遇到情况,萧闯就提前告诉张萍让他做好准备。之后,由张萍他们与买家对接交货,萧闯没有参与,他在宾馆提心吊胆地等着,生怕出什么事。

这一次,萧闯和张萍交易成功,没几天功夫,萧闯就赚了3万元。

过了几个月,张萍又找到萧闯,说买家还要货,这次量比较大。萧闯既兴奋又忐忑,有几天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兴奋的是,这次可以大赚一笔了。忐忑的是,如果被抓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得“掉脑袋”……思想斗争很久,萧闯竟然说服自己同意了张萍的提议,他告诉自己已经有过一次经历了,双方又都是熟人,只要小心点就行。

为了凑足买毒品的钱,萧闯甚至瞒着妻子把车子抵押了出去,凑了20万元给张萍。到了约定交易的那天,萧闯和张萍他们依旧一前一后地开着车。萧闯比上次更小心谨慎,但就在他以为这一次也平安无事的时候,警察冲进了他暂时歇脚的宾馆……

在剖析犯罪原因时,萧闯觉得自己是由于侥幸心理和交友不善、受人指使,“我本本分分做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做过违法犯罪的事,这次怀着侥幸的心理,想着神不知鬼不觉赚一笔大的……”

鱼儿贪恋鱼饵的鲜美,鱼钩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萧闯也责怪张萍不讲义气,因为张萍曾向他打包票称“有事我一个人扛着,跟你没有关系”,可是,法律不是谁的义气承诺,只要违法就要受到处罚。

接纳现实才能走向未来

萧闯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让他在入监后情绪消沉,他不断感叹为何命运如此不公?小时候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好不容易有了幸福的家庭,如今却又深陷牢狱。萧闯担心,妻子会带着女儿离他而去。尽管在理智上知道,妻子还年轻,不可能等他一辈子,但在感情上又难以接受。

萧闯的担心,心理咨询师不陌生,这也是很多刚入监的服刑人员共同的心声。他们没有办法接受漫长的刑期,对于未来的服刑生活心生胆怯,他们还担心亲人会失望、离开。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正是由于犯罪。这也是刑罚起到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作用,让未犯罪的人心生恐惧,让犯罪的人不敢再来。

但对于这些深陷痛苦中的服刑人员来说,引导他们平稳踏实地服刑,是监狱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和愿望。

对于情绪难以自控的萧闯,心理咨询师采用了清静接纳理论,引导他面对和接纳现实。首先,让萧闯练习正念呼吸,在一呼一吸中平静心情,减少内心的烦躁,学着理智地面对和看待服刑的现实。

萧闯开始反思最让自己困扰的问题是什么?他发现,那些责怪命运、责怪他人的说辞只是自己的情绪发泄,他其实明白,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心存侥幸才铸成大错,而犯了罪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只是刑期太长了,他接受不了。再加上从小缺失亲情,萧闯很珍惜自己的家庭,如今自己服刑,妻子可能不会再等他,自己又要成为没有家的孤家寡人了……

萧闯慢慢理清了自己郁郁寡欢的原因,也渐渐认清了服刑的现实。显然,他的担心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服刑还是家人的态度都不会因为他的情绪低落而出现转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将在大墙里度过,只有努力地投入到改造生活中,不断学习,增强原本薄弱的法治意识,才可能扭转家人对他的态度。对萧闯来说,这也是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要提高文化水平,把刑期变成学期;要多给妻子和孩子写信、打电话,关心他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让家人操心,尽己所能地减轻家里的负担……在民警和心理咨询师帮助下,放平心态的萧闯为自己的服刑生活作出了规划,就像多年前那个一无所有,但踏实努力的少年一样。

1、

2、

3、

复核:赵阿建

初审:汤颖杰

编辑:卫 佳

来源:上海法治报 徐 荔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发布人:c8e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