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县域占国土面积的89%,户籍人口占人口总人口的70%。
县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上述数字就能窥见端倪。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草案)就以整章篇幅明确了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布局。
虽然区域协调发展是长久命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央地两级政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布局也更具时代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新一轮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头部互联网企业也正热火潮天地加入到这场“共建”中。
腾讯最新财报就透露,这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正在加速新基建投入,也实现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在十几个城市,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正在快速发展。
助力区域发展,头部企业最早入局
根据“十四五”规划(草案)提法,“十四五”期间将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 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从目前的部署来看,地方政府多采用“产业共建”的方式,通过发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作用,依靠产业集群拉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来撬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头部企业是最早入局者。早在2018年,腾讯就提出转型产业互联网战略。去年,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加速的背景下,腾讯再度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布局。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产业发力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不可分。
2008年广东省曾率先提出“腾笼换鸟”双转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槃”,2014年这一战略也在推行全国。
而现阶段,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支撑,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9年下半年,在张家港,一个新型的工业云基地开始快速建设。
腾讯云(张家港)工业云基地由市政府、经开区、腾讯云以及腾瑞四方共建,从签订战略到建设开工,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2020年6月该基地平台一期项目正式上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腾讯云(张家港)工业云基地完成25家合作服务商引入,207家企业上云,为69家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陶氏、沙钢、永钢、东华能源、PPG、佐敦等行业头部企业,实施13家企业诊断,为137家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SaaS工具。其2020年的目标是,为当地企业和产业引入200个工业APP,服务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腾讯云(张家港)工业云平台正是响应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加速器工程(以下代称666工程)的重大举措,也是腾讯云使用数字化能力加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
这样的工业基地正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区域经济复苏挑战,“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破局杀手锏。云工业基地对地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吸引高端制造企业落户都有极大的拉动作用,直接拉动地方县域经济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落实产业数字化、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不仅仅是要发挥企业创新的地位,而是进一步给领军企业赋予了使命,要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据了解,腾讯云面向工业行业,在2019年就发布WeMake平台,整合云产品、优图工业AI、大数据中心、企业微信等多个内部产品,对外输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自发布后,WeMake平台已经全国各地覆盖超过10个工业云基地,是国内云厂商中覆盖范围最广,增速最快,包括德州、张家港、西安、烟台、岳阳等等;腾讯云以及孵化了20多个解决方案,覆盖11个制造业细分领域。据了解,2021该项目的目标是落地30个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
“云下沉”填补区域新基建鸿沟
现在不仅是大城市企业可以“上云用数”,要打破城乡数字数字化鸿沟、让云资源进一步下沉,更需要数字新基建的加速投入。
财报显示,近两年来,腾讯持续加大产业互联网投入。腾讯2019年资本开支323.69亿,2020年339.6亿。根据财报注释,资本开支包括添置(不包括业务合并)物业、设备及器材、在建工程、投资物业、土地使用权等,主要指向云设备及设施。而在非流动资产一览,腾讯2020年物业、设备及器材达到598亿元,比2019年提升了整整130亿元,在建工程也达到49亿元,这些大都是新基建投入。
在快速投入下,目前腾讯的数据中心目前已覆盖国内外。公开数据显示,迄今为止,腾讯云已经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开放60个可用区,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云计算服务,助力业务飞速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腾讯在武汉、杭州、长沙、福州、济南、石家庄六大省会城市的边缘可用区也同日开服,进一步布局云资源下沉。
一直以来,由于云数据中心节点有限,资源往往会集中部署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当企业需要覆盖更多地域时,对云厂商提供的覆盖范围、延时、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边缘可用区”意义非凡,它们可以为三四线乃至更下沉城镇提供云服务,改变了以往大数据中心多服务大城市的格局。
据了解,这次腾讯对外正式开服的边缘可用区,可以极大地助力各行业云客户的业务下沉,为各类企业尤其下沉城市中小企业提供更低延时、更广覆盖、更少成本的云服务。
未来腾讯云还将在全国更多城市上线边缘可用区,持续释放云计算价值,真正带动云资源下沉,为乡村振兴提供网络数字化建设。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两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亮相并提交了多份书面建议,其中一份关于“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引发多家媒体报道。这也已经是马化腾连续第二年在两会建议案中提到乡村数字化建设。
去年,他还提到应“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国 务院扶贫办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乡村振兴局
回复其称,将“深化网络赋能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去年12月腾讯还有一个百万级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开服投产——腾讯云仪征数据中心是目前腾讯在华东地区最大的自建数据中心。仪征数据中心将上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腾讯云全系列云计算产品服务,并与华东区域已有数据中心形成数据中心互联平台。
未来,仪征数据中心将依托区位优势,输出腾讯云技术能力,就近辐射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整体的产业数字化升级,还将助推仪征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链,打造地方工业互联网行业标杆。
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投产开服,在帮助地方经济实现产业升级、GDP提升的同时,更直接助力了当地以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上云用数”,提高整个区域数字化发展。
这些由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带头投入的新基建,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