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微亮,空气微凉,我来到浚县古城西城门外的护城河边散步。河对面的河堤上有一条灰色的石板路蜿蜒而下,石阶两旁弥漫着繁茂的南瓜藤,左边的藤叶绿油油,中间点缀着小黄花,显得生机勃勃;右边的藤叶子大多枯黄,看起来没有精神。一枯一荣就像一阴一阳一样,也像眼前小小的、萧索荒废的码头一样,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里该是多么繁盛兴旺的一副景象啊!
也许河面上铺满了船,码头上拴着十几条船,码头正中间的船上满载各种物资,搬运工不停把物资搬下船,然后沿着石板路不停往上搬物资。除了搬运工,还有些生意人不停和船老大打着招呼,就地交换物资。一群小孩在石板路旁边的草地上捉蚂蚱。好一副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
在那个时代,码头应该是一条河能量最为汇集之处,这里牵扯到物资和人的运送,频繁的能量交换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时过境迁,河面上每隔不远的距离就横跨一座桥,完全取代了码头的作用,所以现在,这码头已经不再被需要,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渐渐消失在时代洪流中。
如果现在这荒废的码头上飘着几条船,我会觉得如诗如画,风景很美。但他已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在实用的当下,人们不觉得它有什么价值,往往在它退出历史舞台,没有实用价值后才被人们怀念,呈现一种美。实际上,它们最美的时刻还是具有实用性的那些时刻。
历史就是这样往前走着,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取代,我们也会被取代,怎么能在这样永远扬弃的的历史潮流中存活下来?
也许只能一直往前走,一旦意识到船务行业落伍,就想别的办法谋生,可以学开车、跑运输,不断根据变化的当下变化自己的需求。
第一段改了几次。
初稿:河对岸有一条石板路路蜿蜒而下,石板路两侧完全被绿色的南瓜藤蔓遮盖。这片绿意中,左边夹杂着一些黄色的花,右边有些藤蔓却有些枯黄。这片绿意当然有边界,它们与河水交接处立着一排灰色的钢铁护栏,这些护栏斑驳而陈旧,向我们诉说着这是一个荒废的旧码头。
改写一下:碧水东流,河对岸的堤坝弥漫着一片绿意,大都是南瓜藤。绿色的南瓜藤中间点缀着三三两两的小黄花,仔细望去,瓜藤中间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灰色缺口,竟然是由十几块灰色石板组成的一条石板路。石板路两边的南瓜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左边的南瓜藤大都是精神的绿色,不适有小黄花点缀其间;右边南瓜藤有些枯黄,很多都耷拉着脑袋。南瓜藤簇拥着石板路蜿蜒而下,最下面是一片荒芜的杂草堆,围着斑驳陈旧的钢铁护栏,看起来是一个废弃的小码头。
再次改写看能否让它跃然纸上,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就是文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