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芳华主持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秘书长程谦在发言中指出生态康养文化不仅等同于简单的文化康养,生态康养好的,必须是有特色的。比如雅安,有熊猫基地、黑茶、书院等。在海南,虽然常年天气炎热,但五指山的夏天也很凉快。还有黄花梨、沉香等木材,在海南卖得最高,这些方面海南都有它的特点。黄花梨释放的气体可以舒筋活血、降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对睡眠障碍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做成黄花梨生态康养基地,做成城乡生态发展基地。还有,全国的景区、林场等资源,发展景区康养也是一个很大的、高端的康养趋势,大家有需求的可以跟我们合作,共同为大健康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养老建筑研究所所长刘文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要突破三个亿,老龄化的速度超出我们的预判,对家庭养老和基本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挑战,同时对老年产品的需求和需要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他说大健康产业三个大方面的理解和增长:第一是规划建设,包括城市更新中最重要的养老适老化改造;第二是设备设施,包括医疗设备,养老产业各种智能技术新产品的出现,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是政策和服务,如何创新,如何突破同质化,全社会、相关机构需要面对和思考。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原院长、中健联康养研究院名誉院长邹殿新在发言中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两亿六千多万,差不多占人口比例19%,面临着人口严重发展,老龄化的趋势,康养市场迎来了巨大的缺口。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有医养结合国家政策的组织构建,养老体系的建设,还要有康养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了满足人们对康养幸福生活的追求,引导推动旅游和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丰富康养旅游的内容,要打造一批产业素质齐全,产业链的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海南是最适合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重点区域,生态康养大有作为。
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阎青春以“贯彻国家战略 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原国家卫生部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马尚斌以“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康养系统”、中健联康养研究院执行院长蒋洪卫以“海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宜勇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景、核心创新和技术溢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贾云峰以“康养创新营销为先”、中国老年医学研究会医养康复分会会长,医学教授汪爱勤以“大健康视角下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北京大学医结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谢红以“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叶若舟以“新时代下中国康养产业发展”、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战略所副所长王海涛以“从七普数据看康养产业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博士齐晓波以“康养旅居目的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等为题,与到会的专家学者、一线从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来自复星康养集团、上海诺莱仕家园、九如城、安康通、绿城生活集团、物产中大金石集团、光大养老、北京悦享数字、肥产投健康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康养企业主要负责人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实践经验。
峰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经初步数据统计,中国网+、第一视频等媒体对峰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有226.1万人次线上参与了峰会,峰会图片直播近五万人流量,峰会提出的海南康养由“候鸟康养”向“全时康养”转变,给参海南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赢得了参会嘉宾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