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地方债余额突破30万亿,六年翻一番
2022-02-17 19:48  浏览:14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站上新台阶。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33.28万亿元)之内。

这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与2016年约15万亿元相对照,六年间债务规模翻倍。

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尤其是疫情冲击,为确保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地方加大举债扩大有效投资。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不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幅增加,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面临一定的挑战,这早已引起官方警惕。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曾举办研讨会,探讨我国地方政府最优举债规模,以做到举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期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表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是93.6%,总体来说不高。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在100%到120%。

官方尚未公布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率,市场预计接近100%。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指标。疫情之后不少国家加大发债,刺激经济,债务率乃至负债率均超过国际通行标准但并未发生债务危机。从全国政府负债率指标看,中国远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全国层面发债空间仍然较大。

另外,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国采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为地方举债设立“天花板”。去年30万亿元举债余额距离限额仍有近3万亿元空间。

财政部部长刘昆曾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一文中,谈及“十四五”时期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机制时,首先就强调要根据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以及财政可持续的要求,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他表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一般债务限额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匹配,专项债务限额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随着未来经济稳步复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速度会有所放缓,与相应的收入增速相匹配。

与近些年政府债务规模攀升相对应的是,地方政府偿债本金、利息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偿债压力加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快速增长,2021年偿还本金约26685亿元,偿还利息9280亿元。

由于地方偿债本金可以依靠发行再融资债券来借新还旧,极大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去年,地方发行2.3万亿元再融资债券来偿还本金。但利息必须要用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来偿还,不能借新还旧。近些年偿债利息占地方综合财力比重逐步提高。

相比于债务规模,债务期限结构错配风险更值得警惕。近些年为了降低期限错配风险,财政部调整政策,地方合理拉长了发债期限,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明显提高,这跟铁路、城际交通、收费公路、水利工程等建设和运营期限较长的重大项目更相匹配,也有利于缓解偿债压力。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人为将偿债责任后移,一些债券项目片面拉长期限也被严查。

从财政部数据来看,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仅6.1年,2020年达到14.7年。不过,这一数字在2021年缩短至11.9年。

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近些年也逐步下滑,从2018年的3.89%降至去年的3.36%,这减轻了地方债务融资成本,有利于债务可持续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的协同强化,政策利率还有下降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对第一财经分析,低成本、透明化的政府债券替代了部分以往高成本、不规范的平台债或隐性债务,看似政府债务累积和利息上升较快,但权衡对比后看,实际降低了财政风险。另外,债务本身是中性的,关键看债务的效率,保持适度赤字规模,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缓解财政压力。我国政府债务形成了优良的资产或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总体配置和使用效率较高。

发布人:d14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