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胶州市里岔镇张应小学 统一认识 同心同向 深耕本真教育
2022-10-31 10:46  浏览:408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胶州市里岔镇张应小学精细化管理经验介绍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时代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是学校提高办学品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部门、每名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所学校的发展理念和育人思想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促使整个学校形成和谐、阳光的管理体系,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模式。统一认识,同心同向,盯住关键人,做实关键处,态度精心,过程精细,让学校的发展更有深度、高度和温度。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条发展路径,更是一种执行文化。近年我校提出“做更好的自己”育人目标,实施“本真教育”。在初期的探索实践中,就如何提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品质,如何挖掘精细化管理的深度,如何打造精细化管理的高度,如何彰显精细化管理的温度等问题再思考再认识。

一是在学校管理中将“精细化”等同于制度化,即制订工作手册,将教学管理、学校大型活动等形成制度,并追求极致的“精细”。简单将“精细化”等同于“制度细致全面”,忽视了制度的弹性特征。

二是认为精细化管理要特别关注细节,反而陷入只注重“细”而忽略“精”的窘境。过于细致的规定成了另类的“一刀切”“简单化”的粗放式管理,以牺牲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潜能为代价的。

三是精细化不等于数量化。“精细化”表面上是对“量化”的看重,实质上更加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精细化管理需要科学地设计“数字”进行量化评估。

精细化管理强调过程的系统性,把计划、执行、控制、评价等作为有机的整体,每一个部分都应紧密联系,发挥协同作用。就上述问题作如下经验分享:

一、建设“文明·和谐”本真校园

1.实施1331管理体系,完善本真制度

实施以“党支部为一个领导核心,低中高三个执行落实团队,教导处、学生处、后勤处三个规划引领部门,校长室为一个督察反馈中心”的管理体系。构织起经纬相交,责任明确,简洁高效的管理体系网络,做到政令畅通、有始有终。

2.实施5572安全体系,提升本真担当

利用好“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月、1530安全教育、安全警示教育、校园欺凌+法制专项教育”五项安全教育方式;构建好“安全管理、安全职责、安全预警、安全培训、安保防护”五个安全网络;实施好“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器材安全、校外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安全、家庭安全”七项安全隐患排查;夯实好“预案、演练”两项安全预防措施。

3.创建1126健康体系,夯实本真责任

以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为抓手,每学年进行1次体质检测,深化“疫情管控和餐厅管理”两个闭环体系,建立“消毒通风、疫苗接种、校服饮水、食品加工、心理健康、微小气候”六个量化标准,从师生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入手,强化疾病预防,强化心理预防,强化五项管理,确保全校师生身心健康。

二、建设“自主·阳光”的本真德育

1.开展好以“红色+”为总线的主题系列活动

以党建带队建,在扎实抓好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少先队“红色+”主题活动结合各类节日、纪念日,开展好“红色歌曲、故事、榜样”等本真德育活动,厚植红色基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建立好以“红领巾争章”为主线的学生评价体系

规范“红领巾争章”评价体系,以建模为抓手,以班主任为排头兵,以多科联动为主阵地,强化自主管理,简化评价流程,形成科学简洁实效的评价体系,助推阳光少年形象的形成。

3.培育好以“一站一刊一队”为长线的德育品牌

深化“阳光广播站、本真周刊、阳光义工队” 三个德育品牌培育工作,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采编、播音、策划团队,在“阳光广播站”中植入红色元素,融入语文素养,建立小记者社团,与本真周刊相结合。同时,将义工活动与社会活动结合,与访学活动结合,与实践活动结合,注重辐射引领,将义工队拓展到家长。

4.培养好以“言行举止”为长线的文明礼仪规范

结合文明胶州建设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见面问好、每日刷碗、轻静学、礼貌用语”四个方面的礼仪规范,注重家校合作,以小手拉大手,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统一性,助推社会和谐文明的风气形成。

三、建设“高效·愉悦”的本真课堂

1.强化教师能力提升,做到教学有方,育人有法

紧紧围绕“强镇筑基”和“集团化办学”工作要求,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本真教师。制定以“学生学科能力”为监测标准的校本教研体系,加大骨干培养力度,加大课堂开放力度,加大信息化使用力度,规范课堂流程标准,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以及身心健康的关爱,把知识教活,把思想激活。

2.强化学生素养提升,做到学习高效,能力高强

紧紧围绕“双减”和“十个一项目”工作要求,立足于育人目标的靶心,以“有理想”育情怀,以“有规矩”育习惯,以“有礼仪”育品行,培养符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1321学科素养提升模式,即:树立一个“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的教育思想,实施三级同质分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两项技能方法,激发一份学生学习兴趣的源动力。

3.强化课程整合提升,做到学以致用,学以所用

加大以“览书辩见”为抓手的学科整合,引导教师参与到学科整合创新上,立足于农村实际,以“三农文化”为基础,以种植基地为载体,构建“农+G”课程整合体系,让教师走向教研之路,让学生融合贯通,学以致用。

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需要不断建设和内化,我们需要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精,持之以恒,才会收获教育的春华秋实。

 


【广告】

发布人:1d5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