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月解除针对伊朗的与核有关的国际制裁以来,伊朗的许多经济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商机。这使伊朗重新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产品的新市场。这方面的一个好例子是在解除制裁后最初几个月同伊朗政府达成的一系列广泛的采购方案。然而,一个不太常讨论的问题是,伊朗可能成为海外公司在中东的生产基地。
现阶段,伊朗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览会之一即将举办。
伊朗德黑兰国际工业展览会
2018年10月13日-16日
伊朗德黑兰国际展览中心
伊朗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约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这包括石油化工、化肥、汽车制造、纺织、水泥、建筑材料、食品加工、钢铁和机械等关键行业。据伊朗小型企业和工业园区组织(ISIPO),该国制造业高度多样化,超过90%的伊朗工业被中小企业(少于150名员工)。
制裁期间,伊朗在其供应链制造商经历了负面冲击。伊朗公司大多数是面对困难时从西方公司采购基本制造组件。这迫使他们向中间商为了获得组件以更高的价格。产品本身经常遭受质量低劣。更重要的是,减少伊朗的制裁的新工业技术,是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积极的副作用长期制裁,或许,是结果,伊朗公司被迫变得更加自我足够(尽管他们的生产成本激增和生产能力约束)。工作时对自我充足,伊朗制造商收到大量来自政府的支持。因此,尽管伊朗的制造业运作标准低于国际绝佳实践,它能够产生广泛的基本国内市场所需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它满足的要求许多伊朗人发现进口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价格太贵,由于前面提到的中间人的指控。伊朗里亚尔兑美元汇率跌至约2/3的五年2016,这大幅贬值有自己的对伊朗的消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伊朗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与木材、石油、基本金属和矿物以及金属制品和专业产品有关的行业。2014年,这些行业占中国全部增值制造业的49%。相比之下,机械/运输设备和纺织/服装等轻工制造业则分别占当年制造业总额的9%和3%。
现在,在解除与核有关的制裁之后,伊朗政府承诺到2025年将制造业投资增加到620亿美元,以便促进其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工业升级。反过来,这将为外国公司参与伊朗正在进行的转型创造大量机会。这可能采取对制造业部门的投资或提供与加强制造过程有关的服务的形式。
举例来说,在联合国制裁解除后不久,中国商业代表团就签署了一些投资协议。其中包括在阿扎尔拜扬省东部制造钢框架、吊车和混凝土模具的合同,估计投资总额为340万美元。在霍拉桑省的一个价值380万美元的纸和纸板生产项目以及在雅兹德省的一个价值320万美元的瓷砖和陶瓷项目也获得批准。
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伊朗还在扩大其作为该地区制造业中心的能力。它现在已开始充分利用其邻近阿富汗、土耳其、伊拉克和QT中亚国家的地理优势,这个市场总共有4亿多人口。人们认为,伊朗产品为这些地区的市场提供了质量和价格的正确结合。
就土地质量而言,伊朗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中东国家,与QT七个国家接壤[2]。瞄准这一庞大地区市场的外国制造商,包括来自香港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在伊朗境内建立生产设施,节省相当大的物流成本。
就劳动力成本而言,与邻国土耳其相比,伊朗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土耳其本身也是另一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它也可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相比,但远高于越南和缅甸等低工资国家。因此,最初的成本因素并没有使伊朗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上成为如此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然而,企业可能会考虑在中长期内实现生产多元化,以锁定这个拥有4亿人口的新兴地区市场,其中近8000万人居住在伊朗。
伊朗的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新的制造业机会。伊朗人的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这意味着伊朗人口的大多数出生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人通常在中东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人拥有大学学位。这确保了为一般制造业工作提供良好的熟练劳动力和当地管理。此外,香港公司现在可以利用伊朗作为分销中心,以接触中亚国家和中东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