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病例讨论不向患者公开,也是一种保护
2022-06-29 14:19  浏览:183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评论

近日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很多内容属于全国首创;其中,明确提出“讨论性医学文书可不向患方公开”,体现出对于讨论性医学文书的谨慎态度。

讨论性医学文书是否应该公开,以及公开到何种程度,此前并没有明确共识和规定。由于医患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公开讨论性医学文书,很可能加剧医患矛盾,并导致出现纠纷。这主要是因为,医生在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前讨论、多科室会诊等病例讨论时,很可能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与意见。若原样告知患方这些讨论内容,患方很可能断章取义,甚至用一位医生的观点来质疑另一位医生的诊疗。此外,医生在讨论病例过程中,用词可能更为直接,比如面对疑难病例很可能会说“确实没什么办法了”“风险难以避免”等,这可能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出现负面情绪。

不公开病例讨论文书,这种谨慎的做法对患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保护。如果讨论性医学文书向患方公开,医生在对病例进行讨论时就可能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既不敢大胆假设,也不愿提出独特的诊疗方案。而明确讨论性医学文书不向患方公开,医生对于患方的顾虑就会少些,更愿意从专业角度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制订最佳诊疗方案,保证患方利益最大化。

当然,讨论性医学文书不向患方公开,并不是说要省略必要的说明与解释,不履行告知义务。医务人员可对已经讨论成熟的内容与结论进行梳理和归纳,然后就此与患方交流,并通过客观分析,让患方作出理性选择。这样既能保护好医患双方,又不影响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文:唐传艳(医生)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ed6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