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从为房地产贴金到各种白金汉宫,地址簿里的隐秘财富密码
2022-02-19 13:30  浏览:80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大学一年级那年,我曾帮同学取了一封家书,寄信地址是“福建省南平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大树下”。长长一串地址中的“大树下”令人惊讶,这种不精确的地址标记,对在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但这就是地址信息的特点,只要有辨识度,方便被找到就可以了。以怎样的逻辑去编码、命名都是次要的。

新书《地址的故事》展示了全世界范围内纷繁复杂的地址命名法,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地址信息发展水平的差异。超乎我们想象的是,很多地方的人至今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地址,尽管他们可能在那里已经居住了很多年。而在另一些发达、富裕的地方,地址信息是易被人们忽视的财富、权力代码。

全球地址信息水平“贫富不均”

在美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人们分散居住在山林、荒原等自然环境之中。大家开车来往,小镇上的人世代彼此熟悉。外来者必须借助熟人社会的帮助,才能快速找到一个地址和一户人家。书中写到一位物流工人开着卡车去村里送货,转了几圈都找不到收货人是常事。邻居们指路的方式也十分模糊随性,比如:“一直往前开,到橙色小房子那儿左转,再猛踩一脚油门往右上山就快到了。”这种情况导致一旦发生灾害,或有人需要急救,援助者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贫民窟,本书第一章故事的发生地,由于人们都住在临时居所,条件简陋,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为家庭和个人标记地址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甚至从英国殖民时期一直到现在,都被视为“不可完成的任务”。一位爱尔兰邮政工程师发起了NGO,与印度当地的志愿者们合作,发明新的数字编码方式,为家庭“送去”地址,并跟踪调查贫民窟居民变动的情况。这样,人们就可以用地址去开银行账户,获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由此可见,地址信息缺陷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长期存在。地址信息虽然普通,人们很难对门牌号、邮政编码等提起很大的兴趣,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生存与进步。

曾著有《创意阶层的崛起》等城市研究畅销书的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地址的故事》揭示了我们以看似平凡的方式为街道命名、为房屋和建筑物编号背后令人惊讶的历史和意义。他强烈推荐这本书,认为它应为“城市学家和所有对城市、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必看的读物。

《地址的故事》译者、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徐萍则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本书虽然写得通俗、流畅,所涉知识的面却很广,从巴黎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到纳粹德国时期犹太人街区改名等,有非常大的历史视野,也有很多细小的切入点。作者从自己找房子过程中对街道名称的心理感受写起,代入感很强,容易引起共鸣。读这本书,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居住的社区和城市。

地址定名法是民风的反映

地址的基础是地理,而一个地方的地理状况则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是“靠天吃饭”,是否有山有水、地形如何、有什么资源等,人们要依靠河川地势来建房兴业,要取用土地、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来生存;二是人们怎样管理这块地方,例如怎么对土地进行划区、编码,依据什么文化习俗来确定道路名称、门牌号等。这些都是社会结构和权力意志的体现。

《地址的故事》中介绍的很多地址故事,都与蓝图、愿景有关,也与地方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有关。1952年,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为了研究有些城市为什么会使人感到愉快,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考察这座古城的形态。他发现,那里的建筑、道路和地标都很吸引人,使人不需要特意辨别方向就能自如地穿行。“即使没有地图,也能很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后来,他组织团队调查了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采访居民,根据居民的口述来绘制“心理地图”。研究成果显示,波士顿与佛罗伦萨类似,是一座“由特色各异的区域组成的城市,人们只需根据周围地区的一般特征就知道自己位于哪里”,泽西城就很无聊,洛杉矶则被认为过于分散、没有中心,因此识别度不太高。

林奇由此提出了“路径、节点、边缘、地标、区域”五大城市心理形象要素,他认为人们会“不断使用和整理来自外部环境的明确的感官线索”。在没有地图、没有地址的时代,人就是靠看、听、闻来记住路的。这是一种可以上溯至古罗马的传统。书中写到考古学家马尔姆伯格的观点,他说古罗马人用的是“头脑地图”,这些居民“属于他们所成长的街道”。

到了近现代,没有地址信息就真让人“找不着北”了。城市越来越大,中心城区的密度也越来越高,生活水平提升催生了很多新的公共服务出现,例如邮政事业;开拓者、殖民者们向未知和荒芜的土地前进,在那里建设全新的城镇,土地需要有边界和代码才能明确归属。

在18世纪的伦敦,官方对所有房屋进行编号,并把号码写在门上,这种做法在公共卫生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伦敦多次发生瘟疫,卫生官员们在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治疗病人、处置尸体等方面,都依赖这套门号系统。

到了1840年,英国“便士邮政”系统诞生,贴邮票寄信成为便捷、便宜的联络方式,伦敦市内邮递一天安排七次,全国则有四次,服务密度很大。邮局还设立了“死信办公室”,招募了一批能人担任“信件侦探”,破译那些写得模糊不清的地址信息。为了减少错投,1857年,邮政系统的发明人罗兰·希尔为伦敦划定了8个区,并分别设定邮政编码。在美国,邮政编码的应用却迟至1960年代。

更名的现实性和历史意义

美国是最早广泛应用网格来规划新城市的国家,可追溯至1682年的费城。1785年颁布的《土地条例》将领土划分为36平方英里的方格单元形城镇,整个国土都广泛进行测绘,实现网格化并进行编码。新城市大多采用纵横交错的几何图案来划定街区,因此路的名称也多为枯燥的数字——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

如城市规划师刘淼所指出的,这种简单的命名逻辑在中国新城开发的浪潮中也很常见,例如开发区的临时路名经常是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纬二路等,当新的城市规划报批完毕,开始建设之后,路名可能再改为更有特色的名字。当然,此类路名一直沿用下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种仿佛“没有表情”的路名也成了对“一张白纸”的新城区的纪念。

当代艺术家葛宇路曾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北京市的一条小路,“葛宇路”三个字的路牌挂了三年之久,甚至被网络地图收录为路名,客观上为快递员、外卖小哥和出租车乘客提供了便利。这种激进创作违反了相关规定,但也提醒我们注意道路地址信息的重要性,清晰地展示这些信息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后来,“葛宇路”挂上了正式的牌子——百子湾南一路。

改地址以便为建筑物镀金、增值也是常见手段,《地址的故事》里就介绍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公司1997年在纽约曼哈顿建的新楼盘。大楼竣工后,为了让行情更好,特朗普的公司向市政府申请把大楼的地址从“哥伦布圆环15号”改为“中央公园西大道1号”。后者听起来的确霸气一些。可惜几年后,时代华纳在旁边又造了一栋大楼,地址定为“中央公园1号”。

这种攀比的“房地产心理学”是广泛存在的,城市政府也可以为了炒热地产而更改路名。正如书中所言,“街道名称是使社区高档化的初始工具”。作者甚至调查到了一份纽约“曼哈顿虚荣街名”计划。开发商把很多欧洲著名地名搬过来,吸引客户来买房子,比如“凡尔赛”“威尼斯”甚至“白金汉宫”等。在中国也有众多业主住在名字类似的小区里,官方曾推动过更名运动,去除其中过于浮夸的欧美地名和词汇。

事实上,地名取得简单才是城市规划先进的象征。《地址的故事》一书末尾讨论地址信息在未来还将有哪些变化时,谈到了著名的1909年芝加哥规划。与规划师丹尼尔·伯纳姆合作的地址管理负责人爱德华·布伦南,为芝加哥的大规模城市更新付出了智慧。他当过杂货铺送货员,对芝加哥旧道路的复杂性非常熟悉。新的规划实施之前,这个城市有很多重名的道路,在城市新区快速开发的过程中,地址的混乱必须被纠正。

布伦南确定了街道西侧和北侧的建筑物用偶数编号、东侧和南侧的建筑物用奇数编号、每隔1英里编号数字加上800的基本逻辑。重名的道路另取新名,采用历史或文学词汇。不同路段名字不同的同一条道路,统一为唯一的名字。布伦南还按“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原则,把芝加哥所有地址编号的起始点,定为市中心斯泰特和麦迪逊两条路的交叉点。虽然伯纳姆宏大的规划没有完全变成现实,但布伦南的新地址计划却得到了工薪阶层的欢迎,芝加哥的街道名称比其他美国城市都要少,简洁实用。

徐萍也指出,地名变化是有时代痕迹的。她所在的城市长春曾经有一条斯大林大街,由于历史变化的原因,后更名叫人民大街,至今仍是城市中的一条主干道。《地址的故事》中有相当多的篇幅介绍美国、德国、伊朗、南非等国与地名更改相关的政治社会事件,比如街道名称曾被纳粹视为完美的宣传工具,而在德黑兰,则是抵抗英国殖民者的纪念碑。

《地址的故事: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

[美]戴尔德丽·马斯克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年1月版

发布人:8f82****    IP:223.213.2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