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课程的力量
2023-10-04 20:25  浏览:179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闹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高手教师》解读四

  如果问教师什么是课程,估计理解并答出的人不会太多。百度搜索给出解释: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总和及进程安排。

  《高手教师》给出了这样的解读:它不是一堂课,而是一个过程。

一、课程是什么?

1.课程即“道”,是一个动词,一个过程。课程设计,即一段旅程设计。起点是问题,终点是问题的解决。

2.课程是“人”,人就是课程,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旅程。

3.课程比课堂更重要。只关注课堂,重心就会放在怎么教上,课堂效率提升,是建立在课程得到深入思考并且已经明确的前提下。

二、如何设计一门课程?

1.教什么?

要有明确目标,知识清单。

2.用什么教?

资源库建设。一切利于学生理解的都是资源。

3.怎么教/学?

过关——建模——观念诞生,核心是设计!

4.怎么检测?

检测的目的是诊断,不是评判。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备课。这个需要教研,教研过程就是反复推敲过程。

三、学习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1.在接受新知识前解决掉前面的阻碍。没有真正明白,反复练习和讲解没有用。追溯到掌握不了的症结所在。

2.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前提下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

3.元认真——让学生知道全局,对结果有预期,并对学习有反思和调整。不要碎片化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完即忘。

  四、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课程是教学的根本,打造高质量课堂必须做好课程研究。

1.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习者,设计上以终为始。不要认为只要我讲到了,学生就掌握了或者应该掌握。

2.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把被动接受变味主动探索。

      明白了课程的力量,你的教学就会有的放矢。

发布人:142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